依当前的经济状况,今年三季度将是民营企业最困难的时候。对吗?民营企业最艰难的时候,应该说从第三季度开始;因为什么呢?大多数中小微企业复工基本上是3月份到4月,复工以后可能扛两个月三个月还可以,如果复工
依当前的经济状况,今年三季度将是民营企业最困难的时候。对吗?
民营企业最艰难的时候,应该说从第三季度开始;因为什么呢?大多数中小微企业复工基本上是3月份到4月,复工以后可能扛两个月三个月还可以,如果复工不能复产,复产不能复销,那么三个月以后,很可能就弹尽粮绝,再加上经营困难以后,银行可能会停贷抽贷给予“致命一击”;说实话,很多中小微企业会进入一个生死考验的时候,所以这个时候政府一定要果断出手,一定要稳,准,快,快速有力解决这个资金问题。民营征战市场的能力都是练出来的,他们有能力去开疆拓土,我们不用去为他的生存和发展发愁,他们最有可能被消灭的一定是资金断流;所以,解决资金问题是当下政府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民营企业该何去何从?
我在民营企业做了有十三年了,最大的也是做得最长的企业,是一家在中国500强里排名240名的温州企业,最小也是最短的是最近刚刚辞职的宁波的一家做乐器的企业,前者做了七年,后者才三个月,期间,有二十多家企业的从业经历,所以,我应该有点发言权。说两点试试,与大家商榷。首先,民营企业必须转型升级。有句老话说,搞技改是找死,不搞技改是等死。技改是转型升级的必要条件,其实等死找死之说是谬误的、反动的。所谓找死,不就是花钱、不就是怕收不回来成本吗?在那么多的同质低价竞争中,你还是老牛拖破车的设备,还是做着三流的产品,还是在不发达、欠发达国家消费低廉的日用品、亚博体育轻工产品,你的利润能好到哪里去呢?大家都说,现在企业最大的成本就是人力资源yuán 成本了,你没有利润或者很低的利润了,你拿什么来给员工加工资?不给员工加工资,你又怎么留得住人?怎么挖得来一流的师傅、一流的技术人员、一流的管理人员?现在都在搞机器换人了,机器人做得事情,可以精确到六西马格的标准,可以比德国还德国,能有宝马的水平,能有劳斯莱斯的价格,你还会去做边三轮、拖拉机吗?所以,民企发展之路,首先必须是转型、升级、提速、换挡;
其次,民企的转型升级必须从思想上、骨子里转型升级,不能只是换机器不换人,只是换机器不换市场,只换图纸不换思想,要把产品定位提升到与世界级的一流产品的水平上去思考、规划、运作整个价值和质量体系,要从美国、德国、日本等制造业强国的手中去抢食,要有中国人也能制造出高价位、高品质、高技术产品的雄心和壮志。中国的高铁、中国的路桥为什么连奥巴马都称赞不已?中国的大飞机、中国的航母不是也做出来了吗?那么在装备制造业、民用制造业、农用制造业等等所有的环节,中国民企就不能也争一口气,也来些高端的?你一直指望着国企来搞,一直指望着抄袭国外最好的产品,你就永远是一个拾人牙慧的角色,你也别想在高端领域跟有着强大研发能力和融资能力的外企、国企竞争。所以,思想上、骨子里的转型升级是要有壮士断腕、狭缝求生的毅力和决心的,必须从思维、人才、管理各个方面来一次脱胎换骨、浴火重生,以弥补民企的先天不足;
最后,民企的转型升级必须不能 再有赚快钱、走短线的想法了。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是惊人的,中国民企的发展速度同样也是惊人的、不可估量的。但是,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西方世界的水平是远远高于我们许多的,因为西方搞(读:gǎo)工业,已经接近两百多年历史了,从英国工业革命到现在,已经摸索出了很多成熟的、高超的、精湛的技术和设计。而我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才三十多年时间,其实,真正发力来赶超西方的技术,只是最近不到五六年的时间,跟自己比,进步不少,跟别人比,差得很远。要实现弯道超车,就得耐得住性质,找准发力的点和发力的时间,要实现这个突破,就得专心致志,不能看到房地产赚钱,就去开发房地产开云体育,看到网络生意好,就去投资网络,看到股市有行情,就去上市圈钱,要有华为、格力的专心,要有导弹、核能研究专家的一样的默默奉献的心智,要脚踏实地亦步亦趋地走制造业立国、立本的道路!
唯此世界杯,民企不怕没有(yǒu)出路!
本文链接:http://21taiyang.com/Business-Operations/12808160.html
近5年倒闭的中国知(zhī)名企业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