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Gyms

机构买入大宗交(读:jiāo)易说明什么

2025-02-12 02:07:39Gyms

机构大宗交易折价12%买入逾1亿元沃森生物,这是利好还是利空?上市公司经常会出现大宗交易的情况,特别是一些大盘蓝筹白马类个股出现大宗交易的频率更高,相对小市值的公司发生大宗交易的情况较少,主要原因是很

机构大宗交易折价12%买入逾1亿元沃森生物,这是利好还是利空?

上市公司经常会出现大宗交易的情况,特别是一些大盘蓝筹白马类个股出现大宗交易的频率更高,相对小市值的公司发生大宗交易的情况较少,主要原因是很多上市公司的大股东的会选择大宗交易的方式来减持股票,由于大市值上市公司股东持有的持有的筹码的较多,要出现减持的情况的时候,减持比例虽然不大,但减持的股数相对较多,如果直接在二级市场上减持会对股票的走势造成很大的影响。

由于大宗交易不在交易时段完成,一般都是在收盘后半个小时完成,所以当大股东要减持股票的时候需要找到对应愿意接盘的机构投资者,两者达成协议后,交易所会选择划转股份,股份划转到买入机构账户中,减持股东获得资金。但这也无法证明后期股价一定会出现上涨,甚至很多公司进行大宗交易后,股价会出现明显的下跌,下面我们就来重点讲解下大宗交易的细节上问题,能够看出很多大宗交【jiāo】易并不对股价上涨和下跌造成实质性影响,但很多投tóu 资者感觉大宗交易后,后期股价会出现上涨,其实也存在一定的道理,我们下面也会重点讲解。

大宗交易的细节

当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想减持本公司的股份,如果在二级交易市场选择直接的减持的话,会造成股价明显的下跌,并且市场上肯定投资者看到大股东减持股份,都会选择卖出股票,而且大股东通过二级市场减持股票,上市公司需要提前披露,很多股票大股东还没正式减持的时候,股价就开始出现下跌了,这会造成减持的时候,股价相对较低。

为了防止这类情况发生,很多上市公司大股东(繁体:東)会选择走大宗交易来减持,但大宗交易需要找愿意接盘买入的投资者,这类投资者一般都是机构投资《繁:資》者,没有散户投资者会选择在大宗交易买(繁体:買)入股票的,并且很多散户也没这个资金实力接盘,市场机构投资者较多,但需要找到(dào)看好本公司的机构投资者,为了促成交易,大股东会选择折价卖出股份,一般会低于市场的当前价格,具体参考下图案例:

为什么折价卖出也比较容易理解,相当于打包一次性卖【pinyin:mài】给其《练:qí》他其他机构投资者,肯定要需要一定折扣,如果不给已一定的折价的话,很多看好机构投资者可以在二级市场的买入,虽然无法的一次性买入相对应的股数,但(pinyin:dàn)是逐步买入肯定能够买到很多筹码的,大股东折价在8%-9%较为常见,折价比率在在5%以内的相对较少。

通过走大宗交易对于买方和卖方都比较有利,卖方不必担心在二级市场上卖出股票对股价造成很大的影响,并且在减持过程中逐步卖出筹码,股价会继续的下行,对于一些走势较好强势股还行,但对于一些走势较弱的个股而言,很容易造{zào}成股票出现大幅度下跌的情况,很多趋势较差的个股本身《shēn》成交较为低迷,很少有投资者愿意接盘,会造成减持较为困难,并且也会{pinyin:huì}造成后期减持的股价更低,这对于大股东肯定是不利的,很多大股东也不愿意看到。

买方也无需担心在二级交易市场买入股票后,造成股价的上涨,上涨所花费的成本越来越高,如果直接走大宗交易的话还能够比当前价格更低的价格介入,对于买方明显也有利,所以一些业绩【繁:績】较好的蓝筹白马股,存在大宗交易【pinyin:yì】的概率较大,而对于《繁:於》一些业绩较差的个股或者小盘【pinyin:pán】股基本上不存在的大宗交易,即使大股东不看好本公司后期的发展,希望卖出股票,但很难造成接盘的机构投资者。

小结:上面我们具体分析了大宗交易上的一些细节上的问题,国家也专门成交一个的交易市场让大交易的投资者可以在大宗交易上完成,大部分是大股东减持的一种渠道,大股东减持其他机构投资者介入或者其他大股东介入的情况,但也存在机构卖出其他机构买入的情况,并不一定卖方就是公司的大股东,很多机构投资者也会选择大宗交易,在了解的大宗交易细节后,我们很难看出这是一个利好的消息,就是一个大型股数的交易市场,并且还存在大股东减持的情况,看到大股东减持,在消息上偏利空的,特别是大幅折价卖出股票,代表很多机构或者大股东并不看好公司后期的发展,会造成股价的下跌,为什么很多投资者会觉得大宗交易后,股价会出现上涨的情况,关于这点我们下面重点讲解。

很多投资者认为大宗交易后,股价会出现上涨的原因

其实我们仔细观察一些有大宗交易的情况的上市公司,后期确实存在部分个股会出现明显的上涨的情况,比如在19年的中兴通讯的大宗交易,大宗交易后,股票走出了翻倍的走势,主要存在以下几点原因:

幸运飞艇

第一,很多庄家机构想通过坐庄来完成对股票的控盘,而在二级市场完成建仓所花费的时间较久,如果选择走大宗交易后,能够快速获取大量的筹码,当获得这部分筹码后,庄家机构后期肯定要拉升股价开【pinyin:kāi】始出货的,不然【pinyin:rán】为什么花费的那么多资金在大宗交易市场买入大量筹码,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赚钱,即使庄家机构买入公司的大量筹码并不是为了控盘,很多机构获取到筹码后,也希望后期股价出现上涨后获利出局,所以很多机构的通过大宗交易后获得筹码后,接下来一段时间的会运作该股,让股价上涨后开始大量卖出筹码来完成获利。

这种情况在17年之前的市场较为常见,那时候我国对于操纵股价这一方面监管相对较松,很多庄家机构通过大宗交易获得筹码后操操纵股价,不管上市公司的业绩好与坏和质地的好与坏,只要能够获得大量筹码就行,后期运作《zuò》该股,出现大幅度上涨后开始大量出货,让很多投资者出现{pinyin:xiàn}被套的情况 ,随着管理层对于这块越来越严后,目前市场上很少有庄家机构通过这途径来获利了。

第二,上面我们讲到很多走大宗交易公司的都是一些市值较大的(de)公司,而且很(pinyin:hěn)多公司的基本面(繁:麪)较高,公司质地也不错,这些个股中期长期上并不一定会出现下跌情况,很多个股会出现继续上涨的情况,比如最近走大宗交易的几家公司,具体参考下图:

上面几家公司都是其各自行业的龙头,就中海达市值较小,其他个股市值都在百亿以上,很多个股的【pinyin:de】业绩相对较好,存在部分机构或者大股东卖出《繁体:齣》筹码的情况也比较常见,股票市场本身就是一个博弈的市场,肯定会存在有人看好,有人不看好的情况,但行业龙头公司,中长期出现上《pinyin:shàng》涨的概率较大。

总结:我们讲解到大宗交易的时候,认为这是一个偏中性的消息,如果大股东减持比例较大或者折价比率较大还有点偏利空,很多投资者认为大宗交易后,股价会存在上涨的情况,主要是我们上面讲解到的两种情况,部分庄家机构通过大宗交易后获得大量筹码来完成控盘后运作该股让其出现上涨后再获利出局,是资本运作的一个过程中,再次很多走大宗交易的公司本身公司质地较好,后期继续上涨的概率较大,而且的通过大宗交易获得的筹码,有六个月的锁定期,很多机构本身就看好其中长期的走势,短期的波动对其不造成影响,所以我们在分析大宗交易的时候不能认为这是一个上涨的规律,后期的不确定仍旧较大,我们还是重点分析股票的走势和基本面的情况。

感觉写的好的点个赞呀,欢迎大家关注点评。

大宗交易高溢价成交预示着什么?

溢价成交有以下可能性:

1、机构或大户非常看好该股票,而股票二级市场交易轻淡,盘【pinyin:pán】面筹码(繁体:碼)少,无法满足其购买数量,如果硬要在二级市场买入的话,会将股价拉的很高。所以通过大宗交易方式,虽然是[读:shì]溢价买入,但相比二级市场,如果要买到同样的数量,溢价大宗交易仍然划算一些。

2、溢价是表象,实为机[拼音:jī]构之间对倒,高价部分私下返回,人为制[繁体:製]造大宗溢价的利好现象。

大宗交易溢价成交是卖方机构是利好吗?

大宗交易一般分为专场和普通。专场就是券商专门为一个股东或者一批股东准备的,接受各方的报价,这个我不多说了,因为专场很少,就算有,也是投行的业务。

市场上的大宗交易卖出方从一[拼音:yī]开始就是大小非,因为除了他们以外,手握大量股份并且有限售要求的股东几乎不存在。(定增股东不算)因此,市场上的大宗交易实际上都是为大小[拼音:xiǎo]非服务的。

大宗交易这个平台以前一直都有,但是没有人参与,因为麻烦。但2008年,因为股改的锁一爬二要求,满24个限售股解禁,每个月最多在2级市场抛售1%的股份,但是大宗交(读:jiāo)易不受限制----这个规定给大宗交易带来了春天。我印象里大宗交易的第一笔买卖方应该是现在圈内非常著名的W总,当时做的股票我已经记不清楚了。自那之后,大宗交易日益活跃,一直到2009年底,这个业务才彻底被激活----因为绝大多(读:duō)数的大小非们,都{拼音:dōu}可以抛了。

上面说的是卖出方,现在讲讲[繁:講]买入方。

买入方有三大类人群,我(拼音:wǒ)们先说最简单的第一类。

机《繁:機》构投资者。

主要是基金、保【pinyin:bǎo】险、投资公司、风投类的【pinyin:de】公司等等。他们买的目的稍有【pinyin:yǒu】不同。

保险公司主要是为了自己持有,保险公司的现金流量非常充沛,一般来说一个1亿以下的项目都算是mini项目,他们在大宗平台上曾经活跃过一阵子,现在几乎销声匿迹。顺便说一句,保险是明显出千的炒股,每次社保一来吴主席就开[繁:開]会让买上,社保准备走,吴主席就指着台下的那些老总们说:你[nǐ]们赶紧清仓。这是赤裸裸的流氓。

投资公司和风投类公司基本上都是自己的钱,所以选择的买入标的就是看自己研究,这个开云体育【gè】不多说,对一个股票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这跟对自己老婆的审美观是一样,我一直很好奇吕燕的男朋友怎么能忍受睁眼看到这样的一张脸,但人家口味重我也不能逼着他俩分手。

动机最{拼音:zuì}复杂的是公募的基金。

我相信基金的风控现在日益严格,基本上无法买卖不在自己股票池里的股票。但市场上还是有不少公募在(读:zài)某号称国际背景的券商席位上做过多次cì 的大宗交易。要问我什么感觉,我只能说:这些基金很奇怪。

因为绝大多数公募买的大宗交易折价率都很低,甚至是平价澳门博彩。偶尔还有溢价,这是吃饱了撑的!二级不能买?我无法揣测他们的买入理由,只能用脑袋被门夹了[繁体:瞭]来解释----当然你要说基金经理收黑钱了,这需要证据。

除【pinyin:chú】了机构以外,大宗交易的购买方还有一个就是卖出方自己。

听起来很莫名,为什么要(yào)自买自卖一次呢?通过什么渠道实现呢?

大概在2010年,税务总局下了一个文件娱乐城,限售股解禁抛售(读:shòu)的时候要缴纳所得税。所得税的计算是按照你能举证的实际利润。

有人会说:我买的多少钱都有,当时出资的证明啊什么都不见了,这下你没法征我的税了吧?

你想的美,税务总局[繁体:侷]会忘了你?

规定还有:如果你无法举证实际利润,那就按照减(繁:減)持价格的85%计算----黑不黑?他认为你的(de)成本只有15%!

绝大多数时候纳税都是按照这个85%而来。那(nà)么思路就来了。举例子:

我持有1000万股某股票,现价是10块。如果我(拼音:wǒ)现在10块抛售,那么我应该缴纳的税收为1000万*10*0.85*20%=1700万(繁体:萬);如果将来他涨到100我选择抛售,那我要缴纳税收为1.7亿元----明白这个思路了么?

在看好这个股票的前提下,在低位买卖一次,限售股就变【biàn】成了非限售股,将来哪怕涨到1000块也不用再次缴纳税收,这就是所谓避税的由来。这就是为什么行情低迷的时候大宗交易也不歇着,但大宗交易中{读:zhōng}介反倒是没饭吃的原因----自己卖给自己需要个屁中介啊。

如何实现自买自卖呢?很多人说:这个问题真傻,自己买卖不就行了么。有(yǒu)这个想法的人{读:rén}才傻。

这种擦边球当然要越隐蔽越好。当然可以老公卖给老婆,儿子卖给儿媳妇,以后要是秋后算账呢?忘了我们的党的传统了[繁:瞭]?更何况,地主家也没有余量,大家手头现金都没有那么足啊。1000万就是1个亿的资金,难道让我500万的一点点的挪?开户券商非疯了不可,这(繁:這)将来怎么跟证监会解释啊?

澳门博彩

必须引入一种机制,可以实现实际转持但又不丢失控制权且权属明晰。事实证明,车到山前必有路,人rén 的主观能动性威力无穷。我简单写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很多[读:duō]信托都已经在尝试,而且里头竟然还能引入另外一种模式:

首先由信托公司出面,设[繁:設]立一个信托产品,不管去哪里募集一个亿资金,利率水平无所谓,一会儿你就知道为什么无所谓。这个信托的作用就是全额以10元价格收购我手上的1000万股某证券。然后信托变(繁:變)成大股东,我手上多了1个亿的现金。然后我拿1个亿的现金全额认购这个信托产品。

澳门金沙

现在持有这个股份的是这个信托计划,而我是这个信托计划的唯一所有人,所有权没[繁体:沒]有发生任何变化,我需要承担的,仅仅是在信托认购股份那两天的资金使用费用,平安信托很黑,直[拼音:zhí]接要超过1%。

这个模式是【shì】最简单的模式,唯一的风险[繁体:險]就是我本来说手拿一个亿现金之后去认购你的信托份额,结果到时候我反悔了。

这个理论上可行,实际[繁:際]上不可行,因为信托合同写的非常清楚,如果我真的要卖票走人何hé 必还搞这么复杂(繁:雜)?

这里顺便给大家科普《练:pǔ》一下针对限售股政府的税收政策。

纳[繁体:納]税金额的20%=应缴税收。

纳税金额=实(繁体:實)际收益额(自己举证)

或者减持[pinyin:chí]价*85%*股数(默认成本15%)。

纳税金额中,国税拿走60%----谁也退不了优惠不了,这是(shì)给国家的;

地税拿走40%---具体省里市里县里怎么(繁:麼)分,各地均有不同。

澳门新葡京

地税的40%通常都可以办{pinyin:bàn}理退税手续,就是返还一部分税收作为纳税奖励。哪里返还的{拼音:de}最多呢?四个[gè]字:老少边穷。

现在“边”不敢去,“穷”有点问题,“老”全中国就两个地方:南昌和延安,可【kě】惜营业部都很少,只有一个路子“边”。我说三{sān}个《繁体:個》地方,有心人自己去大宗交易平台验证:

1、南通【练:tōng】(这是华泰和中金的大本营(繁:營));2、黑龙江双鸭山(江海的大本营);3、青岛(某些常常上去露脸的券【pinyin:quàn】商大本营)。

他们的退税政策都是地税的80%部【bù】分全部退税。办理时间不会超过1个月。如果(读:guǒ)谁跟你说只能在这三个地方退70%,他坑{拼音:kēng}了你。

还有一些小地方也可以[读:yǐ]做,不过不常见,单说单练吧,这东西我太熟了。

今天的重点是第三个买入人群:专业的大宗交易减持chí 机构。

在大宗交易发展zhǎn 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问题:缺少对手方。

持有yǒu 者想卖,但是没有人买,这时候大宗交易减持机构出现了。

大家以约定好的折扣价买卖,然后减持机构再转手抛售给二[èr]级市场;减持机构得到了套利的一点点蝇头小利,卖出[繁体:齣]方实现了自己的卖出目的,皆大欢喜,双赢双赢。核心问题如下:

1、定价:一般来说96折基本算高的,金额越大折扣越高;所谓96折的标准一般都是前一个(繁:個)交易日的收盘价,比如说昨天收盘10块钱,那我们就约定好今天收盘之后《繁:後》做大宗,交易价格9.6元。为(繁体:爲)什么自己想。

2、数量:一般跟折扣密切相关,也跟个股的成交量密切相关。比如一天成交jiāo 300万股,如果要一次性的减持1000万股,那顶天92折,如果要减持300万股,那估《练:gū》计95折也有人愿意做。这不过是个gè 风险的度量衡而已;

3、减持效果:这是个很扯淡的要求,某些人模狗样的股东会提出这个要求,希望自己减持完毕之后股价不要跌,这都是在说[shuō]胡话,好比希望自己刚拉过的屎有人抢着吃还说【shuō】很香很香。我遇到过这种股东;一般来说不跌的太惨,我用技术手段可以实现,但不跌,那不可能!

4、国有股东的减持:要了亲命了,这是最累的。第一国(繁体:國)有股东必须要有国资委的批文,其次没有人敢冒贱卖国有资产的风险;所以国有股东的定价(繁:價)基本都很扯蛋,有按照均{拼音:jūn}价的,有按照20天均价的,最离谱的是遇到一个不懂的上级领导:不是让你们按照昨天的均价计算交易价格么?怎么差了这么多?嗯?什么?涨跌停板?谁规定的?……

在大宗交易的市场上,常年的买入方有实力的就那么几家,今年又有不少新生派,由于工作关系,我跟他们彼此都比较熟悉,按照我的理解,全中国的大宗交易市场只有两个地方最活跃:上海和深圳,而深圳其实做的相对比{bǐ}较少,唯一有名的只有一两个人,实际上还不是很有实力(我估计我又得(读:dé)罪人了)。

大家去qù 查询交易所网站的{拼音:de}时候会看到交易所网站有披露大宗交易意向申报,里面经常看到::奇X投资,实力买家卫XX,鹤壁XXX,这都是中介。

中介生存的土《练:tǔ》壤就在于,你要卖,我帮你介绍给大的【练:de】减持机构,我拿【pinyin:ná】中介费用。上面那几个,鹤壁那个就是个骗子,其余俩都是中介,卫XX跟奇X投资其实是一回事。

所以去年发行了一批专做大宗交易的信托,号称收益率可以到年40%---这简直是想瞎了心。上海滩做大宗做的最到《读:dào》位的,一年收益率【pinyin:lǜ】也许有这么多,问题是有多少中介在替他跑腿?信托给不了中介费,谁陪你玩?

信托的好日[rì]子不多了,抓紧造(拼音:zào)吧。定增信托,大宗信托,今年6,7月又发了一批债券信托,我看怎么死,真的,我看怎么死。

目前(练:qián)市场上最多duō 的就是第三种类型的减jiǎn 持。由于大盘在低位,所以第二种避税的也有。

对(繁:對)于我们个人投资者来说,遇到大宗交易,我的建议是[读:shì]先跑了再说。尤其是折价率特别低的,比如90折或者92折的,一定是要大肆抛售的前qián 兆。不用想,不走就套你除非你能肯定,这是左右手互转的避税操作。

机构户买入[pinyin:rù],多数不太会跌,基本上属于公关到家,公募举杠铃去了。这个(繁体:個)生态链太黑暗,我都不敢说,大家也不用问,以后记得不要买公募基金就是了。要买买指数基金。

真正大宗平台做的(练:de)好的,在澳门威尼斯人减持过程中确实是平稳的多,像乾照光电那样的毕竟属于少数,不过大家很难识别罢了。

不要企图用席位特征去记忆这些接盘方{拼音:fāng},接盘方之间也有竞争,有时候为了券商的利益也必【bì】须在指定券商那边完成交易,这就是潜规则吧。

问【wèn】答:

我还见过对手盘居然[pinyin:rán]是同一家营业部,是否暗示别有隐情?

-----------------------------

这一般都是中介的要求或者券商的《练:de》要求。

同一家营业部很正常。几(j极速赛车/北京赛车ǐ)乎一半的大宗交易都是在同一家营业部完成,因为有些券商连密钥也没有,也有个别券商,整个公司只有总部掌握密钥,比如兴业证券。

另外想问问有(拼音:yǒu)没遇上过原本就有主力资金看好潜伏(拼音:fú)其中,然后借大宗平台加(读:jiā)大持仓量这样的情况?

-----------------------------

非常少shǎo ,因为陌生的股份大额持有者一般都是知根知底的。

这里面的大宗交易可不可【读:kě】以用个例子说一下?

-----------------------------

比如某股票昨天收盘价=10元,我是小非,要抛售1000万股,你是过桥资金,我们之前就约定好了交易折扣和交易日期就是今天,那么今天下午收盘之后就通过大宗交易系统进行交易【yì】,比如rú 说是95折。

因此成交价格=10元[pinyin:yuán]×0.95=9.5,

快收盘的时候,假如股价在10块,过桥资金[pinyin:jīn]就《读:jiù》会突击买入几笔,让股价涨到10.20,这样账面的浮动盈利就变成了7毛,第二天顺利出就是了。

但有些大宗会《繁体:會》失败在什么地方呢?

还是刚才那个例子,我是小非,我弟弟,我朋友,都是小非,看到我1000万9.5就扔了,还是专业的过桥资金做,他们会在zài 第一时间也抛售,导《繁体:導》致过桥资金都被套死。即便没有他们的抛售力量,如果某个股票一天成交100万股,你{拼音:nǐ}一次性的接1000万的小非,在当下这种行情,也只有死路一条。

出现大宗交易怎么辨认利好还是利空?

St股票作为特别提示的戴帽股票,涨跌幅为5%,或面临摘帽或面临带*。大宗交易的交易额为200万元以上,通过大宗交易平台系统挂牌交易,普通大户股票投资者可以参与大宗交易,资金量达标即可。

St股票出现大宗交易,是否构成利好,客观来看,要看交易的金额大小,当交易金额达到(dào)千万元以上甚至过亿元,肯定是利好,因为大宗交易的背后,有潜在(zài)的利好支撑着。当大宗交易金额不大时,也是利好,最起码有庄家或大户在收集筹码,通过大宗交易来缩短收集筹《繁体:籌》码的时间。

本文链接:http://21taiyang.com/Gyms/23870346.html
机构买入大宗交(读:jiāo)易说明什么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