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被抢走的文物有哪些?据不完全统计,仅在47个国家的200多个博物馆中就有中国文物精品百万件以上,有青铜器、瓷器、字画古玩等等,有许多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被掠夺的。1860年英法联军抢掠后,圆明园10万尊以上纯金、镀银、玉雕、铜铸的佛像全部散失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被抢走的文物有哪些?
据不完全统计,仅在47个国家的200多个博物馆中就有中国文物精品百万件以上,有青铜器、瓷器、字画古玩等等,有许多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被掠夺的。1860年{练:nián}英法联军抢掠后,圆明园10万尊以【yǐ】上[shàng]纯金、镀银、玉雕、铜铸的佛像全部散失。
圆明园所藏的《四库全书》,商周时[拼音:澳门永利shí]期的青铜器、古籍孤本、名人字画全部流失。
法国在枫丹白露宫专门建造中国(繁体:國)文物馆,用以极速赛车/北京赛车收藏圆明园宝物。
中国有哪些考古上的巨大遗憾?
说起考古学史上的遗憾,例子还是非常多的。其中有些是因为“挖了”造成的,有些则是因为“没挖”导致的。因为发掘而造成的遗憾
从某种程度上讲,所有的考古发掘都会存在遗憾。因为发掘不可避免会造成破坏,哪怕是最小心翼翼的考古工作者,也无法避免破坏。在发掘中和发掘后,总是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比如遇到不容易处理的脆弱文物,比如有些遗迹现象挖过头了才意识到,比如文物出土之后因为保存不善而出现损坏。这方面,很多朋友都会想到明定陵。没错,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明定陵考古发掘是考古史上的一件大事,平心而论,发掘工作本身是比较成功的,但是由于当年的保护技术不够,再加上后来特殊历史环境的原因,导致一些有机质文物在【读:zà澳门永利i】出土后出现了进一步腐朽的现象,墓主人万历皇帝的遗骨也没有保存下来。这是一个惨痛的教训,从此之后也逐渐确立了非主动发掘的基本原则。
北京猿人头盖骨也是一个巨大的遗憾。1929年,我国第一代考古学家裴文中先生在北京周口店发{练:fā}掘到了原始人头盖骨,判断它距今约70晚年,是非常重要的直立人化(拼音:huà)石。后来,日军占领北京,文物安全受到威胁。经过百般努力,美国才答应帮忙从中斡旋,将其转移到美国自然历史[shǐ]博物馆
可惜还没来得及运到美国,发生了珍珠港事件,美日爆发(读:fā)战争。北京人头盖{练:gài}骨被日军抢走,从此下落不明。直(拼音:zhí)到今天,我们所展示的仍然是复制品。
还有一件,答主在此前的文章中也提过,就是山东东阿曹植墓的发掘。这个曹植就是曹操的儿子,写《洛神赋》的那位。1951年,原平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对曹植墓进行了发掘(读:jué),墓中除了随葬品,还清理出了曹植的遗骨,虽然不完整,但也是非fēi 常重要的材料。发掘完成后,文物以及曹植遗骨被移交到了平原省省会新乡
可惜,在后来的特殊年代里,遗骨竟然不翼而飞了!哪怕是普通的文物,也不应当遗失,更何况是曹植呢?我们都知道,前些年安阳曹操墓引发了很多人的争议,当时就有人提出,能否通过测DNA来判断墓主人身份。假如曹植的遗骨还在,的确是能够跟曹操墓进行对比的。
因为没发掘而导致的遗憾
跟前者比起来,因为考古工作者没有来得及挖而导致的遗憾,其实是更多的。这个事儿说起来有点悖论。明明文物保存在地下更好,也符合非主动发掘的宗旨,为什么不挖反而会导致遗憾呢?不是因为别的,正是因为盗掘跟其他的人为破坏。近三十年来,随着收藏热、文物热的兴起,一些不守规矩的人把眼光投向了地下文物,盗[dào]墓活动愈演愈烈。很多【duō】时候,考古工作者受到非主动发掘的限制,明知道某处有古遗址、古墓葬而不能发掘,与此同时,当地也往往缺乏足够的文物保护力量,刚好让盗墓贼钻了空子,有些盗墓团伙就跟着考古队走,只要考古队撤了,他们立马动工。
举个例子,上世纪90年代初,北京大学在山西发掘了著名的晋侯墓地,其实在北大考古队来之前,当地盗墓就很严重了。但北大考古属于学生实习,做完了一学期的工作,就得撤离,时间有限。当时,已经对整个墓地做了勘探,也知道哪里有重要的墓葬。可是一来时间紧,二来有世界杯非主动发掘的限制,无法在短时间[繁体:間]内发掘所有的墓葬
就在北大考古《读:gǔ》队离开的间隙,盗墓团伙对这篇墓地又开展了疯狂的盗掘。在8号墓中,他们盗走了14件西周时期的铜编钟(原一整套16件,盗墓贼遗漏两件亚博体育),即晋侯稣(su)钟,并且想办法卖到了香港。后来,上海博物馆斥巨资才从香港买回来。
此类例子不胜[繁:勝]枚举。所以我们也经常反思,在当【dāng】今文物保护压力非常大的情况下,究竟是发掘带来的破坏大,还是不发掘间接导致的损失更大呢?
本文链接:http://21taiyang.com/SoccerSports/4990926.html
全国第二次文物通缉案 第二次鸦[繁体:鴉]片战争,中国被抢走的文物有哪些?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