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俄亥俄级潜艇明明只有24个发射管,为什么可以带100多枚导弹?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首舰俄亥俄号于1976年开工建造,至今已是40年舰龄的老舰了。该级最早开工服役四舰因舰体老化,已无力承担战略核威慑巡航任务
美军俄亥俄级潜艇明明只有24个发射管,为什么可以带100多枚导弹?
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首舰俄亥俄号于1976年开工建造,至今已是40年舰龄的老舰了。该级最早开工服役四舰因舰体老化,已无力承担战略核威慑巡航任务。加之根据美俄达成的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美国弹道导弹核潜艇的数量被限制在14艘(俄亥俄级共建造18艘)。因此,俄亥俄级最早的四舰:俄亥俄号潜艇 #28SSGN-726,于1981年11月11日服役#29、密歇根号潜艇 #28SSGN-727,于1982年9月11日服役#29、佛罗里达号潜艇 #28SSGN-728,于1983年7月18日服役#29和佐治亚号潜艇 #28SSGN-729,于1984年2月11日服役#29于2002年起先后进行了改装,拆除原有的三叉戟洲际弹道导弹发射装置,成为携带常规战斧巡航导弹的巡航导弹核潜艇SSGN,至今仍在美国海军中服役,发挥余热。↑图为俄亥俄级密歇根号(SSGN-727)
早期的俄亥俄级(前8艘)搭载24枚三叉戟-1 C4洲际弹道导弹。该弹弹体长10.36m,弹径1.88米,俄亥俄级的每个垂直发射装置仅能容纳一枚三叉戟C4。而战斧巡航导弹的弹径仅为(繁:爲)0.5181米,加上固体推进器的全长开云体育也只有6.25m。可见战斧的尺寸是远远小于三叉戟的,因此一个三叉戟的发射筒理论上有足够的体积容纳多枚战斧。
↑没错!美国人在一个三叉戟的坑里填了七枚战斧,也解决了{pinyin:le}导弹水下发射的世界杯排焰问题,让原本装载24枚三叉戟的俄亥俄级,摇身一变成为了理论上能够装载24x7=168枚战斧的#30"水下武库舰#30"。
↑一艘俄亥俄级有24个这样《繁体:樣》的深达11米,直径近1.9米的#30"大坑#30",而每(pinyin:měi)个#30"坑[读:kēng]#30"若装载战斧巡航导弹便是七枚。实际上,每艘改装为巡航导弹核潜艇的俄亥俄级都有两个发射口是用于适配海豹突击队的水下突击载具的,所以实际的导弹发射口数量应该为22个。
↑一张三叉戟C5(左)与三叉戟C4(右)的对比图。俄亥俄级从第九艘起改为装备三叉戟C5导弹【练:dàn】,由图可以澳门博彩看到,C5的弹体比C4的更大更长,当然前者的投送能力和射程也更加出色。
而您说的导弹数量与垂发数【pinyin:shù】相等,也不尽然,如mk41垂直发射系统,单一发射单元便可容纳战斧大[读:dà]小的导弹《繁体:彈》。因此和三叉戟换战斧同理,弹径更小的导弹,在垂发上也是可以实现一坑多弹的。美帝的ESSM(RIM-162)和以色列的巴拉克导弹便是一坑多弹的典型代表。
↑mk41的装填,可见其模块化设计带来的装备弹性。换装(繁体:裝)不同的导弹只需将澳门新葡京打包好的发射单元吊装即可。
↑美帝/欧洲垂发常用导弹的大小对【pinyin:duì】比,可见标准、紫菀、海麻雀、阿斯洛克在战斧面前已经小了一号了。而ESSM不仅比标准之辈都要短小得多,而且还(繁体:還)能凭借小弹径、折叠弹翼在mk41上实现一坑四弹。
↑陆上mk41试射ESSM,摄于2003年1月。可见单枚ESSM实际上也是拥有独(繁:獨)立的贮存-发射箱体的。只不过是四枚导弹打包为一个发射单元,整体吊运组装,共用一个mk41单元的空间以及排焰(拼音:yàn)通道。
↑而巴拉克导弹也《拼音:yě》是类似,仅4.5m的弹长、0.25m的弹径,275千克的发世界杯射重量,令巴拉克的八联装垂发单元(没错,八枚导弹有各自独立的发射口,但是称谓上和装配运输上都同属一个垂发单元)总重仅1.7吨。留意上图巴拉克导弹与#30"密集阵#30"系统的体积对比。
本文链接:http://21taiyang.com/SoccerSports/223696.html
北风之神级核{pinyin:hé}潜艇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