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海开始实行垃圾分类,你会垃圾分类吗?干与湿分不清楚,一头雾水。上海垃圾分类能降低污染吗?垃圾处理的三种方式:焚烧、填埋和堆肥。生活垃圾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在上个世纪就已经是个难题,垃圾处理技术也从冷门慢慢变成了相对热门
关于上海开始实行垃圾分类,你会垃圾分类吗?
干与湿分不清楚,一头雾水。上海垃圾分类能降低污染吗?
垃圾处理的三种方式:焚烧、填埋和堆肥。
生活垃圾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在上个世纪就已经是个难题,垃圾处理技术也从冷门慢慢变成了相对热门。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以垃圾填埋为主要处理手段,其次是焚烧和堆肥。截至 2016 年, 我国的生活垃圾的处理量从 2007 年的 9437.7 万吨增长至19673.8万 吨,增长占比最快的技术手段是焚烧。图示:堆肥不仅解决衣服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问【练:wèn】题,还能变废为宝,使用堆肥能降低化肥使用量,对土壤的长期生产(繁:產)力有利
2007年垃圾焚烧、填埋、堆肥的占比(pinyin:bǐ)分别为:15%,81%,3%
2016年垃圾焚烧、填埋、堆肥的占比发生较大改《拼音:gǎi》变:38%,60%,2%。
垃圾焚烧的占比翻倍增长,填埋占比正逐渐减(繁:減)少,堆肥则基本处[chù]在聊胜于[繁体:於]无的状态。
图示:一个垃圾填(练:tián)埋场的前期建设。要防止填埋的[练:de]垃圾造成污染,成本高昂,不仅占地而且处理起来很不方便,并【练:bìng】且究竟是否真能做到无害化?还是未知数
伴随着垃圾分类的推行,湿垃圾可以作为堆肥材料,增加堆肥比例,有利于降低污染。不论是焚烧还是填埋都(练:dōu)可能伴随着大量污染,不同的垃圾应该选择不同的处理方式,才能将污染降到最低,不适合焚烧的垃圾就送去填埋,不适合《繁体:閤》填埋但能燃烧且产生的污染更少的垃圾那自然应该送去焚烧。而垃圾分类正(pinyin:zhèng)可以应对这个问题,因此从原则上说,上海的垃圾分类(繁:類)当然能降低污染。与此同时,不管是填埋还是焚烧的技术还得继续进步,以进一步降低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染问题。
图示:胡乱堆放的垃圾山发生自燃,这对(繁体:對)环境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图示:垃圾焚烧发电,也算变废为宝,但垃圾焚烧发电厂的选址,以及焚烧哪些垃圾,同样也很重要{yào},容易《读:yì》产生大气污染,当前难以处理的垃圾,还是只能暂时先填埋,而不能焚烧,而这就得依赖垃圾正确分类。
先有对垃圾处理的改进,才有垃圾分类的必要。
目前,一些人质疑居民垃圾分类的价值和意义,也是认为后端的垃圾处理配套工程尚未完善,就先要居民对垃圾进行分类是瞎胡搞,是浪费大家的时间和精力。但垃圾分类和垃圾处理,这两件事就像人走路的两只脚,它们总是需要相互配合,才能一步一步向前的。否则建设好的垃圾处理机构,要是没有可以处理的垃圾,或者估算错误,垃圾处理厂的处理能力超过了垃圾的生产速度,就成为乱投资,浪费纳税人的钱从这个角度看,垃圾分类适当先行,至少也能给后期(pinyin:qī)的建设提供关键数据。
对于上海这样拥有2300多万常住人口的超大城市来说,平均每天的生活垃圾高达两万吨,半个月的垃娱乐城圾,就足以堆一栋大厦出来。如果[拼音:guǒ]没有一套比较完善的垃圾处理模式,那么垃圾将城市淹没也一点不稀奇,动画片《机器人总动员》或许就将成为现实,世界既不是毁于核大战也不是毁于流星雨,世界被人类自己制造的垃圾所摧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好转,职业拾荒人口数量锐减,造成可回收垃圾的回收再利用率直线下降,而这对资源的有效利用是极大[练:dà]地浪费,因此[cǐ]垃圾制造者自己负责分类垃圾也是大势所趋。
图示:拾荒人(rén)扮演着垃圾回收再利用的重[练:zhòng]要(读:yào)角色,他们就像大自然中的食腐动物,帮助资源循环
图示:2016年新闻,上海垃圾处理速度跟不上产生垃圾的速度《拼音:dù》,催生垃圾外[练:wài]倒非法产业《繁:業》链,危害周边地区安全。
上海推行垃圾分类并非从今年从现在开始。
只不过从前是试点,仅针对部分机关单位、酒店、超市、餐厅等实行,现在则是要求全体市民以及到上海出差和旅行的人都要按规范进行垃圾分类,顿时成为网络讨论热点。不妨让我们了解下这段简史。2澳门威尼斯人010年3月,上海市政府发布《繁体:佈》了一份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生活垃圾管理若干意见》,在这份文件中,市政府明确了推进生活垃圾全分类的原则。
2012年1月,上海市建设交通委和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又联合推出了《上海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配置导(繁:導)则#28试行#29》,在这份文件(pinyin:jiàn)中对生活垃(读:lā)圾的分类制定了分类标准、以及相关配套的垃圾收集容器的设置、垃圾分类的标识等进行了规范。
在此过(guò)程中,还曾向全社会进行了意见征集,最终定下了现在(拼音:zài)被网友们疯狂吐槽的:
垃圾四分[练:fēn]类标准:干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垃圾)
图澳门巴黎人示:可回收物(练:wù),蓝色塑料桶
图示:有害垃圾,红色塑《读:sù》料桶
图澳门巴黎人示:厨余垃圾、食物残渣等容易腐败发臭的垃圾,棕【zōng】色塑料桶
图示:不属于上述三种垃圾的就是所谓的干垃圾,如湿纸巾、纸尿{读:niào}裤和【练:hé】大骨头等放入黑色塑料桶中。
虽然传得沸沸扬扬的段【练:duàn】子说:湿的干垃圾和干的湿垃圾,让人崩溃。
但当前的四[练:sì]分类垃[lā]圾,并不繁难,把握住三大要点,再记住一些特殊的情况即可。
1、是否【fǒu】可回收
由此将垃圾分为两大类:可《pinyin:kě》回收物/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对不可回收的垃圾继续{繁:續}问第二个问题
2、是否{pinyin:fǒu}易腐
易腐垃圾通常意味着在某种程度上是可食用的,就算人不能吃,其他动物或细菌能吃,否则它也就不会腐败了!对于不易腐烂的垃圾,继续追问是否属于有害垃圾。
3、是否有(读:yǒu)害
不可(读:kě)回收、不易腐、并不有害,那就是所谓的干垃圾。
4澳门新葡京、特殊《shū》垃圾:
大骨头不算湿垃圾而算干垃圾,虽然它明明【练:míng】是食物。
垃圾究竟该如何分类,最终还是取决于后端处理技术
至于垃圾具体如何分类,其实取决于垃圾处理的末端技术水平,是它们决定了垃圾应该怎样进行分类,随着垃圾处理技术的提高和变化,上海的垃圾分类标准还会逐渐发生改变,不会始终保持在今天这样的四分类标准下,最终对标的国家很可能类似日本,会要求居民更加精细化的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如果厌倦这样的分类方式,那恐怕得习惯过极简生活方式,尽可能少的产生垃圾。欢迎关注,谢谢点赞,第1687答,共计3.5亿人次阅读
本文链接:http://21taiyang.com/SoccerSports/16840360.html
上海市容和绿化管理局巡《xún》视员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