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SoccerSports

南京飞珠海(pinyin:hǎi)航班延誤

2025-02-08 18:32:02SoccerSports

如何看待南京一女子利用航班延误骗保300多万元?看到这个标题,大吃一惊,不知道怎么骗保三百万的,点进来以后,发现并非骗保。一点道理不讲了,首先,航班确实延误了,她本人也确实购买了延误险,缴纳了保费,哪里骗保了,如果按照这样的逻辑,飞机就必须准时起飞,如果不准时起飞,买保险的人就涉嫌骗保,那保险公司推出这个产品是否一点屁用没有的霸王条款

澳门金沙

如何看待南京一女子利用航班延误骗保300多万元?

看到这个标题,大吃一惊,不知道怎么骗保三百万的,点进来以后,发现并非骗保。

一点道理不讲了,首先,航班确实延误了,她本人也确实购买了延误险,缴纳了保费,澳门伦敦人哪里骗[繁体:騙]保了,如果按照这样的逻辑,飞机就必须准时起飞,如果不准时起飞,买保险的人就涉嫌骗保,那保险公司推出这个产品是否一点屁用没有的霸王条款。

买一次,买九百次(练:cì)性质【练:zhì】应该都一样的吧,这样的产品存在,你怪人家聪明,保险公司仗势欺人罢了,骗保的构成要件应该是飞机准时起飞后,她还得到了赔偿,飞机明明廷误[繁:誤],保险协议已经生效达成。

每个人购买保险,都是估摸未來,未来没有发生,你就赚保险费,发生了就说人家骗保,一澳门银河点风险和责任【练:rèn】不想承担,还做保险公司干啥。

亚博体育

关于女子买航班延误险获赔被抓这个事情各位怎么看?

南京李姓一女子利用航班延误险“骗保”300多万元,现在以涉嫌“诈骗罪”被抓。其实很大的疑问是:这个女子是凭借自己的专业能力,去判断天气,成功预测出900次航班延误。在这种情况下,女子真的“犯罪”了?

事发过程和警方行动,已经抓获“犯罪嫌疑人”

在2020年4月27日,南京市公安局鼓楼分局鼓楼派出所接到报警,有一位某保险公司负责人陈先生,其在办理机票延误险赔付时,查出多人使用不同身份证号多次投保且多次理赔,保险公司怀疑金融机构遭遇了保险诈骗。

南京警方经过侦察,最终抓获犯罪嫌疑人李某。后面查明,李某从2015年,用亲戚朋友的身份信息,靠自己估摸成功的近900次飞机延误,在这澳门博彩5年期间累计“骗取”保险理赔金(拼音:jīn)高达300多万元。目前,她因涉嫌保险诈骗罪和诈骗罪被警方刑事拘留。

仔细分析李某的单笔“犯罪”经过,更像是钻漏洞,薅羊毛

从成功一单保险理赔案例,进行分析:第一步,成功挑选出延误率高的航班。李某过去曾经有过航空服务类工作经历,对于航班在何种情况下会导致延误,有着专业认识和判断。为此她在网络上挑选了延误率较高的航班,再去查该航班的航程中有没有极端天气。第二步,利用各种不同身份购买飞机票并大量投航班延误险

李某从亲朋好友处得到20多个身份证号以及护照号(有可能是编造谎话拿来使用),为逃避订票系统的核查,李某从这20多个身份证虚构不同职业身份购买机[繁:機]票。李某每次购买机票时,都要用四五个身份,以便多购买几张机票。然后每张机票,最多购买30到40份延误险。第三步,紧盯航班信息,未成功则选《繁:選》择退票,成功则选择索赔

澳门永利

当然李某根本不会去乘坐这些航班,在航班起飞前李某时刻关注航班动态,如果了解到航班可能不会延误,她就会争取在飞机起飞之前把机票退掉,损失一定的退票费,尽量减少损失。一旦航班出现延误,李某便着手利用保单向保险公司索赔。仔细分析下,除了李某没有主观需要做飞机的意图外,更像是一种风险投资生意,如果飞机如期起飞,李某损失退票费和保险费,如果飞机延误,李某得到保险公司的赔偿。至于其利用他人身份信息购买机票和投保,也不违法啊,没有损害第三方利益啊

澳门永利

保险公司的产品不就是概率分析,同李某和广(繁:廣)大旅客做了航班是否准时起飞澳门威尼斯人的不同判断和对赌啊。如果觉得航班延误险产品设计的不对,风险不对称,可以暂停发售。为什么会觉得是诈骗呢?

针对金融机构的交易往来,诈骗罪名是不是被滥用了,金融机构同客户有平等的法律关系吗?

其实此类事情,同银行信用卡欠款未还,银行说涉嫌信用卡诈骗罪,这类事情是有着异曲同工的争议。那就是金融机构是不是滥用了法律给与的保护权力?!1.我国过去金融机构都是国有的,为了保护国有资产不受损害,所以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金融机构一直处在强势的法律地位。例如此次涉及到的保险公司。但是仔细看看细节,首先是延误险产品设计有问题;其次也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买,一个愿卖;最后反问下,那么其他获赔的乘客,是不是也有问题?

现在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已经是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繁:製》企业了,在一定程度上,所有各方都是是民事主体,按照民法规定,那么都是平等关系,是不是应该将法律中给予金融[练:róng]机构优势地位的不平等关系[繁:係]的条文给改了?

2,再看类似的信用卡透支未还,银行一边计算着最少年化18%的利息作为风险补偿,另外一方面还找着外包催收施加压力,还高高举着信用卡诈骗罪这条刑事罪名来对待拖欠者,本来是不是也是不平等的民事关系,突然因为保护金融机构,而变成了刑事起诉?想想看,有几个用卡人懂法,当看到刑法中真的有这个罪名,是不是莫名就恐慌(pinyin:huāng)起来呢?谁真正明白信用卡诈骗罪构成的三要素呢?3.再回到本事件,涉嫌“保险诈骗罪”,同样也是民事行为刑事化。什么叫骗保?如果真的要构成欺诈,举个例子,那应该是在延误险方面,应该是李某先买了一大堆延误险,然后在飞机起飞前打一个电话:有危险物在飞机上!飞机肯定延误,李某赚取延误赔偿。而本事件中,李某开云体育对飞机未做任何不利行动。也就是说,飞机延误与李某没有直接或间接原因,都是航空公司自己的原因造成的!李某赚的是产品缺陷和概率的钱啊。

推而广之,如果这样的话,是不是每一个被赔付的旅客[练:kè]都有恶意的主观目的,如[rú]果航班延误的话,得到理赔都是由嫌疑的呢?想想令人毛骨悚然!

本文链接:http://21taiyang.com/SoccerSports/15776064.html
南京飞珠海(pinyin:hǎi)航班延誤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