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最基本的要领是什么?我们将会把目光投向摄影中最基本以及最重要的一些知识。首先本章节会先讲述几个基本概念,接下来把重心放在今天的两个重要部分:影响曝光的三个参数以及景深的概念。最后,我们会以两个与画面效果有关的知识结束
摄影最基本的要领是什么?
我们将会把目光投向摄影中最基本以及最重要的一些知识。首先本章节会先讲述几个基本概念,接下来把重心放在今天的两个重要部分:影响曝光的三个参数以及景深的概念。最后,我们会以两个与画面效果有关的知识结束。有心的朋友(读:yǒu)可能会发现,在每天的学习里,我们都是采用先易而难最后再易的(拼音:de)方式进行。我个人觉得这样的方式比较容易让人接受,在不知不觉之中就已经掌握了重要的知识。
一、镜头的焦距{jù}
焦距在物理中是指透{pinyin:tòu}镜中心到平行光聚集点的距离;而在摄影中,是指当对焦在无穷远时,镜头中心到感光器成像平面的距离。因此,只要知道镜头的焦距是怎样影响拍摄效果(读:guǒ)的就可以了。图2-1就是不同焦距拍摄。
从图2-1中可以看到随着焦距变大,画面的范围《繁:圍》逐渐变窄,同(繁体:衕)时远处的房子也变得越来越大。总结一下,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结论:
焦距的【读:de】数字越小,则拍pāi 摄的范围、角度越广(或者说物体在画面里显得很小)。而焦距的数字越大,则拍摄的范围、角(练:jiǎo)度越窄(或者说物体在画面中显得更大或者被拉得更近)。
二、等效焦距(pinyin:jù)
我们把镜头上标注的焦距定义为绝对焦距。绝对焦距是不会随着相机的改变而改变的,它反映了镜头本身的物理特性。而等效焦距这个概念(繁体:唸)的出现是因为不同相机有着不同大小的感光器。简单来讲,相同的镜jìng 头装在不同大小感光器的相机上,照片拍出来的范围会有区别。
怎么来量化不同大小感光器带来的这种差异呢【拼音:ne】?
尼康(Nikon)和[读:hé]佳能(Canon)全幅相机的感光器大小一般在36mm#2A24mm左右,如尼康(Nikon)D3x,尼康(Nikon)D700,佳能(Canon)1Ds Mark III,佳能(Canon)5D Mark II。尼康(Nikon)和佳能(Canon)的非全幅(APS-C画幅)相机《繁体:機》的感光器大小大约分别在24mm#2A16mm和22mm#2A15mm。我们将全幅相机(感光器(pinyin:qì)大小为36mm#2A24mm的相机)作为衡量标准。也就是说:
所有{拼音:yǒu}能装在全幅相机上的镜头,等效焦距等于绝对焦距;而镜头在所有其他大小感《练:gǎn》光器相机上,等效焦距等于绝对(繁体:對)焦距乘以一个固定的系数。
举个例子,镜头装在尼康(Nikon)的非全幅(APS-C画幅)相机上,如D300s,D90,等效焦距约等于绝对焦距乘以1.5倍;镜头装在佳能(Canon)的非全幅(APS-C画幅)相机上,如7D,60D,等效焦距约等于绝对焦距乘以1.6倍。意思就{读:jiù}是这些镜头装在非全幅(APS-C画幅)的相机上,拍摄出来的画面范围等效为(繁体:爲)一【拼音:yī】个更长的镜头在全幅相机上拍摄出来的范围。图2-2中的几张例图可以很容易的帮助理(练:lǐ)解。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娱乐城出一个200mm的镜头在APS-C画幅机器尼康(Nikon)D90上拍摄到的范围与一个300mm镜头在全画[huà]幅机器尼康(Nikon)D700上一致。
一般来[繁体:來]说:
拍摄角度接近180度的镜头称为鱼眼镜头;等效焦距小(pinyin:xiǎo)于20mm的镜头称为超广角镜头;等效焦距从20mm至35mm的镜头称为广角镜头;等效{读:xiào}焦距从40mm至60mm的镜头称为标准镜头;等效焦距从75mm至150mm的镜头称为中焦镜头;等效焦距从150mm至300mm的镜头称为长焦镜头;等效焦距大于300mm的镜头称为超长焦镜头。
三、对焦《练:jiāo》
对(拼音:duì)焦又叫聚焦,是让某一个我(wǒ)们想要的点足够清楚的过程。相机的对焦分为自动对焦与手动对焦两种。
正确对焦后,我们想要的点会足够清(读:qīng)楚。与此同(繁:衕)时,所有过这个点并且与相机感光器平行的平面都会足够的清楚。我们称这个足够清楚的平面为对(繁:對)焦的焦平面。让我们还是通过图片来解释。请看图2-3:
对(繁:對)焦示意图(2-3)
从图中可以看出当相[练:xiāng]机对焦在白棕小熊的眼睛时,除了白棕小熊清楚之外,小熊脚下的水泥平台也有部分清楚。这些清楚(pinyin:chǔ)的地(读:dì)方位于同一平面。
最后留一个问题,以考察大家对《繁:對》对焦平面概念的理解程度。
焦平面{pinyin:miàn}考察图(2-4)
问题:如图2-4,你有几个朋友需要拍摄合hé 影,如果不考虑画面构(繁体:構)图而只需达到《读:dào》让他们同时清楚。请问摄影师应该站在什么位置进行拍摄?A#29. 1B#29. 2C#29. 3D#29. 都可以
答案是D都可以。只要把相(读:xiāng)机平行对着这几位朋友,让他们在与相机平行的同一个平面上《练:shàng》,当对焦在其中任何一个人的时候,其(pinyin:qí)他的几个朋友也都会因为在焦平面上而清楚。您答对了么?
四、快门速【拼音:sù】度
在讲完wán 上述三个简单概念【pinyin:niàn】之后,我们要进入今天的第一个重点:影响曝光的三个参数。分别是快门速度,ISO值和光圈值。
上一章在讲述测[繁体:測]光体系的时候,我们已经将快门速度,光圈值和ISO值进行了类比。在此我还要再重复一次这个类比。同样的,下一章我们在讲述测光之前,会第三次重复这一话题。这有可能会让大家厌烦,但是这三个知识非常《cháng》重要,因此我会用不断重复的方式让大家对其有深刻的印象并把这些知识深深的记在脑海中。
如果我们把相机接受曝光比作一个正在接从水龙头流出来的水的桶。光圈值可以简单理解为镜头开口大小,就好比水龙头开口大小[读:xiǎo],也就是{练:shì}单位时间里面的出水量。拧得紧水势就少相当于光圈值小,拧得松水势就猛相当于光圈值大。快门速度是感光器(胶片)感光的时间,就好比打开水龙头的时间。时间长桶里的水就多,时间短桶里的水就少《pinyin:shǎo》
我们(繁:們)在桶下面再放一个大盆子,然后在桶上凿一个口。如果我们考虑的是盆子里的蓄水量而不是桶里的,那么就不单与水龙头的水势以及时间有关了,还与桶上[读:shàng]凿口的大小有关,这个就类[繁:類]比为ISO值,ISO值是指感光器(胶片)吸收光的能力。如果桶凿的开口大,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盆里的水自然会更多。反之,桶凿的开口小,盆里的水就会少。
那么,什么是快门呢?快门就是相机上控制(繁:製)感光元件有效曝光时间的装置。快门分为两种:老式的(练:de)相机会把快门装置做在镜头上,称为镜间快门;而现在的相机一般都会把快门做在感光元件的前面,称为帘幕快门。
为了保护相机内的感光元件不曝光,快门在平时总是关闭的。按下快门释放按钮之后,在快门开启与闭合的间隙间,照相机内[拼音:nèi]的感光元件被感光。最后数码相机将感光元件所捕获的光转为电信号并[繁:並]存入记忆卡中。这个过程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拍了一张照片”。
相机快(pinyin:kuài)门速度的选择有很多。如1/1000秒,1/500秒,1/250秒,1/125秒,1/60秒,1/30秒,1/15秒,1/8秒,1/4秒,1/2秒,1秒。而现在《pinyin:zài》流行的单反相机,快门速度的范围则更大。最慢能够达到30秒,最快能够达到1/4000秒甚至1/8000秒。接下来我们进行问答式的学[繁:學]习,此方法的学习可以使大家对这些重要的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印象
假设你拍摄了两张照片。前提是:拍(练:pāi)摄所处环境完【拼音:wán】全一样,拍摄画面范围完全一样,拍摄参数不同的仅仅是这两张照片的《读:de》快门速度。
问题1:一张用了1/4秒,而另一张用了1/8秒。这两张照片哪张会亮《读:liàng》一些?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因为1/4秒时(读:shí)间(繁:間)比1/8秒要长,所以在其他条件{pinyin:jiàn}都相同的情况下,自然1/4秒的照片会亮一些。
问题2:既然1/4秒的照片会亮一些(pinyin:xiē),那它比1/8秒的照片要亮多少呢?
这个问题比上一个【pinyin:gè】要难一点,但其实仔细想想也容易yì 得到答案。1/4秒等于2个1/8秒加起来。所以拍摄一张1/4秒的照片就相当于拍摄2张1/8秒的照[zhào]片然后叠加。那1/4秒的照片自然比1/8秒的照片要亮一倍。
问题3:一张用了1/2秒,而另一张用了1/8秒。这两张(繁体:張)照片哪张会亮一些?
自然是1/2秒要亮【读:liàng】一些.。
问题(繁体:題)4:1/2秒的照片会比1/8秒的照片要亮多少呢?
很多人会huì 对这个问题不知所措,到底是亮2倍,3倍还是4倍呢?其实答案是亮3倍,因为1/2秒等于4个(繁体:個)1/8秒。也就是说,1/2秒的照片是1/8秒照片亮度的4倍,即亮3倍。所{pinyin:suǒ}以,下面我要介绍一个新名词给大家。
在摄影里面,我们一般不说亮多少倍,而是说亮多少档。我们习惯说:1/4秒比1/8秒要亮1档(拼音:dàng),又或者说大1档;而1/2秒比1/8秒要亮(大【读:dà】)2档;同【pinyin:tóng】样的道理,我们说1秒比1/8秒亮(大)3档。
大家有没有发现档位的规律呢?很简单:如果快门速《练:sù》度A是快门速度B的2倍,我们说A比B亮1档;如果快门速度A是快门速度B的4倍,我们说A比B亮2档;如果快门速度dù A是快门速度B的8倍,我们说A比B亮3档;如果快门速度A是快门速度B的2n倍,我们说A比B亮n档。即:
每当快门时间加(读:jiā)倍,我们称快门速度亮(大)了1档;每当快{kuài}门时间减半,我们称快门速度暗(小)了1档。
现在单(繁:單)反相机的快门有:1/8000秒,1/4000秒,1/2000秒,1/1000秒,1/500秒,1/250秒,1/125秒,1/60秒,1/30秒,1/15秒,1/8秒,1/4秒,1/2秒,1秒,2秒,4秒,8秒,15秒,30秒。在这些快门中,每相邻的两个(繁:個)快门都相差一档。我们把这些快门速度称为整数档快(读:kuài)门(拼音:mén)速度。除了它们之外,相机还有很多快门速度,比如1/125秒和1/250秒之间就会有1/160秒以及1/200秒两个中间档。1/125秒,1/160秒,1/200秒,1/250秒之间相邻的两个相差1/3档
这些快门里有3个地方是需要注意的,一是从1/8秒到1/15秒,另一个是从1/60秒到1/125秒,最后一个是从15秒到8秒。毋庸置疑,他们之zhī 间真的都是相差一档的。为了(繁:瞭)方便大家记忆,相机厂商把本来应该是1/16秒的快门写成1/15秒,把本来应该是1/120秒的快门写成1/125秒,而把本来应该是16秒的快门写成15秒。有的朋友会有这样的疑问,如《读:rú》果本来应该是16秒,结果只拍了15秒,岂不是会暗很多?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不管是15秒还是16秒,拍摄出来的画面亮度应该是很相近的,用肉眼是几乎无法分别的。有兴趣大家可以试试
相机上,为了方便,一般把少于1秒的快门,比如[练:rú]1/125秒直接(拼音:jiē)显示成125,把1/15秒直接显示成15。千万不要错误的认为15就是15秒!那15秒在相机上是怎么表示的呢?相机会用yòng 15”表示15秒。
最后,我们要讲[繁体:講]一个十分有用的小技巧澳门新葡京。大家先把相机的曝光模式调到手动曝光模式(M)档或者快门优先模式S(Tv)档。在这两档下,拨动拨轮将快门调到1/500秒。接下来,请大家朝着一个方向拨动拨轮三下。
会发生什shén 么情况呢?会发现快门速度变成了1/250秒或者1/1000秒。至于变成了哪个与你拨动的方向有关。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聪明的你应该看出来了,不管是1/250秒还是1/1000秒,与1/500秒相{读:xiāng}差都是一档。相机的默认设置是每拨动拨轮一小格,变化是1/3档。如果朝着一个方《拼音:fāng》向拨动三次,变化是1档
这个规律之所以好,是因为它几乎应用于每个参数。不管是快门速度,还是我们待会要讲的ISO值和光圈值(有的相机里面ISO值只有整数档的除(pinyin:chú)外),甚至是我们之前讲过的曝光补偿。待会在讲光圈的时候,我想你能更深切的【pinyin:de】感受到这个规律的优势。
B门(繁:門)和T门
若需要拍摄大于30秒快门的照片,又应该怎么操作呢?虽然有[练:yǒu]这种需求的题材对于《繁:於》刚开始接触摄影的人来说并不多。在相机上提供了两种特殊的快门来解《拼音:jiě》决长时间曝光的需求。这两种快门分别被称为B门和T门。
B门的(pinyin:de)快门时间是从按下快门的那一刻[kè]开始计算,直到手松开快门的那一[读:yī]刻结束;
T门的快门时间是从第一次按下快门的那一刻开《繁:開》始计算(这时手可以松开快门,相机依《读:yī》然继续[繁:續]曝光),直到第二次按下快门的那一刻结束。
有了这两(liǎng)种快门,摄影师们便可以拍摄出许多长时间曝光的佳作了。比如:
长《繁:長》时间曝光作品1 作者M7han,等效焦距17mm,ISO100,光圈f/22,快门1/2s,2档中性渐变镜(繁体:鏡),3档减光guāng 镜。
长时间曝光【读:guāng】作品2,等效焦距20mm,ISO100,光圈f/32,快门120s,2档中性渐变镜《繁:鏡》。
那怎样在相机上设置这两种特殊的快门呢?一般的数码单反相机,B门是在全手动(M档)曝光模式下,位于30秒快门之后。当快门一栏显示BULB时,表示启用了B门模式。高级一点的相机,B门可在“曝光方式选择拨轮”有单独的一栏,位于M档旁。而现代的数码单反相机没有T门的设置。有朋《pinyin:péng》友会问,如果没有T门,是不是意味着想要拍{练:pāi}摄大于30秒快门的照片必须一直用手按住快门不放?其实相机厂商早就为大家考虑过这个问题,于是制造出一种高级的快门线
当按下其上的快门按钮之后,可(练:kě)以往上推一下把快门按钮卡住。什么[繁体:麼]时候觉(繁体:覺)得时间差不多了,再把快门按钮拉出来,让其自然弹回。
B门除了在拍摄大于30秒快门的照片中必须《繁:須》使用之外,在拍摄某些特定题材时(繁体:時)也是不二选择,比如拍{读:pāi}摄烟花等。
安全《拼音:quán》快门
安全快门往wǎng 往被大家忽视,其实它的重要性体现在每一次拍摄中。我先说一个经常会遇到的状况。大[练:dà]家有没有把照片拍模糊过的时候?我们看看例图2-7:
抖【拼音:dǒu】动示意图(2-7)
大家恍然大悟了,这不就是我经常拍出来的(pinyin:de)吗?再回想一下,是不是在zài 傍晚,晚上或者在家里更容易出现这样的状况?每当你看到美丽夕阳的时候;每当你看到壮阔夜景和湖面灯光倒影的时候;每当在家里看到可爱宝宝在玩耍的时候!你掏出相机,按下快门看到的不就是类似这样的照片么?所以究竟该怎么避免总是在你最兴奋的时候给你泼冷水的模糊照片呢?
当手持相机拍摄,快门速度慢于(繁体:於)一定的速度《练:dù》时,拍出[chū]的照片就会很容易出现类似图2-7的状况。这个其实很容易理解,快门速度慢,手持相机就一定容易抖动。想要避免这种状况的发生就需运用到安全快门的规律:
当快门速【pinyin:sù】度快于安全快门时,拍出的照片会有【读:yǒu】很大的概率不模糊。安全快门一般等于等效焦距的倒数。
假如我们拿着一台全副相机尼康(NIKON)D700,挂着一个尼康(NIKON)24-70mm/f2.8的镜头。当用24mm拍摄的时候,安全快门是1/24秒。用70mm拍的时候,安全快门是1/70秒;又比如我们拿着一台非全副的相机佳能(CANON)7D,挂着一个佳能(CANON)24-105mm/f4的镜头。当用24mm拍摄的时候,因为等效焦距等于24mm乘以1.6倍,大约是40mm,那么安全快门就是1/40秒。而用105mm拍的时候,因为等效焦【拼音:jiāo】距等于105mm乘以1.6倍,大约是170mm,所以安全快《练:kuài》门就《pinyin:jiù》是1/170秒
是不是很容易理【pinyin:lǐ】解?
出几个小问题《繁体:題》考考大家,也算是稳固下安全快门的知识:
问(繁:問)题1:使(练:shǐ)用全副相机尼康(NIKON)D700,挂着 尼康(NIKON)24-70mm/f2.8的镜头,用50mm焦距进行拍摄。快门速度如果是1/30,1/50,1/80秒,哪几张会容易模糊?
问题2:使用非全副相机佳能(CANON)7D,挂着佳能(CANON)24-70mm/f2.8的镜头,用50mm焦距进行拍【拼音:pāi】摄。快门(繁:門)速度如果是1/30,1/50,1/80秒,哪几张会容易模糊?
问题{练:tí}1的答案(àn)是1/30会容易模糊。而问题2的答案是1/30与1/50会容易模糊。您答对了(繁:瞭)么?
在购买镜(繁体:鏡)头的时候【拼音:hòu】,可能商家会推荐具有防抖功能的镜头。防抖功能在镜头上的标识为。
这种产chǎn 品的特点是手持拍摄时不太容易发生图中的抖动。因为它们会专门有一个抵[dǐ]消相机震动的部分。一般来说,一级防抖的镜头可以使安全快门增高2档。如在全副相机上使用200mm长焦镜头进行拍摄,若此镜头具有一级防抖功能,那么它的安全快门就由1/200秒变成1/50秒;而有二级防抖的镜头,可以使安全快门提高4档。这些都是相当实用的!
关于安全快门我最后想说一点,当我{pinyin:wǒ}们使用超广角(也就是等效焦距在20mm以下的这些镜头)或者使用带防抖的镜[繁:鏡]头时,可能计算出来的安全快门会比较慢。不过我实际操作的经验是:
在任何情况下,手持相机进{pinyin:jìn}行拍摄的快门速度尽量不要慢于1/30秒。
五、ISO值{zhí}
和以前使用胶卷一样,ISO值就是用来衡{pinyin:héng}量感光器吸收光能力的。ISO值越高,代表着感光速度越快。回到刚才的类比,ISO值就好比桶子凿开口的大小。凿的口子越大(读:dà),盆里的水就会越多。如图:
ISO值最常见的有:ISO 50,ISO 100,ISO 200,ISO 400,ISO 800,ISO 1600,ISO 3200等。这些ISO值每相邻的两项之间都相差了一档。比(练:bǐ)如ISO 200比ISO 100亮一档,ISO 800比ISO 1600暗一档。和整数档快门的概念类似,我们(繁:們)把这些ISO值称为整数档ISO值zhí 。
ISO值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需要大家注意。就是当ISO值设置得比较高时,照片的噪点和颗粒将会很明【拼音:míng】显的增(拼音:zēng)加。如图2-9:
了解完快门速度和ISO值之后[hòu],有一个问题想问[繁体:問]问大家。假设我现在拍摄了两张照片(pinyin:piàn)。前提是:拍摄所处环境完全一样,拍摄画面完全一样,拍摄参数中不同的仅仅是这两张照片的快门速度和ISO值。:
问题:如果其中一张照片拍摄的快门速度【dù】是1/100秒,ISO值是ISO 200;另一张的快门速度是1/50秒,ISO值是ISO 100。这两张照片哪(读:nǎ)张【练:zhāng】会亮一些?
第一张照片的快门速度1/100秒比第二张的1/50秒要暗一档《繁:檔》,但是它的ISO值ISO 200却比第二张的ISO 100要亮一档。所以这【练:zhè】两张照片的亮度其实是一样的。这(繁:這)个问题告诉我们:
不同曝光组合的照片也可能可以达到相同的亮度{读:dù},只要这些【拼音:xiē】照片的各个曝光参数之间的差距相互抵消。
我们把这个定律尊称为曝光的互易率,又或者是曝光《读:guāng》的等效性。它在数码相机上是完全{拼音:quán}适用的(在用胶卷拍(拼音:pāi)摄的时候可能会不符合)。
亚博体育光【练:guāng】圈值
现在我们要讲述影响曝光的三个参数的最后一个:光圈值(简称为光圈)。在学习光圈值的时候,我希望大家能接受我循序渐进的讲授方式。对于这种比较复杂的概念,我不要求大家一次性就能记住它,而是分几次慢慢的消化吸收。今天我只希望大家记住两点即可。在后面的几章里此书还会不断《繁:斷》重复提{读:tí}到它,对[繁体:對]加深大家的《pinyin:de》记忆具有很大的帮助
光圈值在镜头上标记为[繁体:爲]“f/”加上一个(繁体:個)数字。第一点我需要大家记住(练:zhù)的就是下面图。
光(guāng)圈示意图
图中是一个镜头的横截面示意图。其中黑色的部分代表镜头可以透光的区域。而白色的部分代表着(读:zhe)镜头的挡光叶片。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f/”后面(繁:麪)的数字越小,镜头的开口越大;“f/”后面的数字越大,镜头的开口反而越小。比方说,f/1.4比f/4开《繁:開》口要大,f/4又要比f/8开口大
在实际中,我们把“f/1.4”念[繁:唸]做“1.4的光圈(值)”或者“光圈(值)是1.4”,把“f/4”念做“4的光圈(值)”或者“光圈(值)是4”,把“f/8”念做“8的光圈(值)”或者“光圈(值)是8”等等。并且,我们会说“1.4的光圈比4的光圈大”或者“光圈8比(pinyin:bǐ)光圈4小”。不要{读:yào}光记这些说法,试着结合图2-10来记忆这些语言和概念会更有效果。
第二点需要大家记住zhù 的是:整数档光圈值。在写出(繁体:齣)整数档光圈值之前,请大家先回忆下整数档快门速度与整数档ISO值。
整数(繁:數)档(拼音:dàng)快门速度(读:dù):1/8000秒,1/4000秒,1/2000秒,1/1000秒,1/500秒,1/250秒,1/125秒,1/60秒,1/30秒,1/15秒,1/8秒,1/4秒,1/2秒,1秒,2秒,4秒,8秒,15秒,30秒。
整数(繁:數)档ISO值:ISO 50,ISO 100,ISO 200,ISO 400,ISO 800,ISO 1600,ISO 3200。
从上可以发现,快(练:kuài)门速【练:sù】度和ISO值相邻的两档之间都是倍数的关系,并且数字越大拍出的照片越亮。这也是我把快门速度与ISO值放在一块讲解的原因。而接下来要讲的[练:de]整数档光圈值却完全不同。
整数档(繁:檔)光圈值: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
与快门速度和ISO值相比可以发现:其一光圈值中的数字越大反而拍出的照《拼音:zhào》片会越暗;其二光圈值相邻《繁:鄰》的两档之间并不是倍数关系!
第一点我们在[zài]刚才图2-13中已经讲[繁:講]过了。对于第二点,相邻的两档光圈值会有什么样的关系呢?细心的朋友可【拼音:kě】以看到: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还有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
从红色字的部分可以看出《繁:齣》:
有《练:yǒu》倍数关系的光圈值并不是相差一档,而是相差两档。相邻的两档光圈值相(练:xiāng)差的是1.4倍!
下面我教大家如何记忆这些整数档光圈值。首先我们要记住【拼音:zhù】f/2,f/4,f/8,f/16,f/32。与此{拼音:cǐ}同时,还需记住这些光圈值相(xiāng)差的并不是一档而是两档。那么它们之间的整数档光圈值是多少呢?我们记住起始的一个f/1.4。剩下的应该是1.4的倍数,比如2.8=1.4#2A2,5.6=2.8#2A2,11=5.6#2A2,22=11#2A2等
再按下面的方式排布起来,f/1.4 f/2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f/32
以上是我们需要记住的。是不是很简{繁:簡}单?
在大家记住了这些《练:xiē》整数档光圈值之后,我想提【pinyin:tí】醒大家,你们还有一个强有力的武器:
相机的默认设(繁体:設)置是每拨动拨【bō】轮一小格,变化是1/3档。如果朝着一个方向拨动三次,变化是1档【pinyin:dàng】。
这个规律对光圈值也是一样的!大家可以用手动曝光模式(M)档或者光圈优先《xiān》模式A(Av)档来进行检(繁:檢)测。在这两档下,拨动拨轮将光圈值调到f/8。接下来,朝着一个方向拨动拨轮三下。你一定会看到光圈值变成了f/5.6或者f/11。
光圈值{pinyin:zhí}影响曝光的示意图
这《繁:這》个规律的好处就是,如果[guǒ]哪天你忘记了这些复杂的档位关系,只要轻轻的拨动拨轮三下,就一目了然了。
景深《pinyin:shēn》:
接下来我们要进入今天的第二个重点:景深以及影响景深的三(pinyin:sān)个参[繁:蔘]数。首先来了解景深的概念。
当物体聚焦清晰时,从该物[读:wù]体前面的某一段距离到其【拼音:qí】后面的某一段距离内的所有物体也都是相当清{pinyin:qīng}晰(相对来讲)。相当清晰的这段从前到后的距离就叫做景深。
请看示意{pinyin:yì}图:
景深(读:shēn)示意图
我们对焦在白棕小熊,但是可以发[繁:發]现,前面的暗绿色小熊,后面的粉色小熊以及彩色小熊都很清楚。所以画面中,虽然绝对清楚的平面只有对焦平面,但是相对清楚的范围却可【拼音:kě】大可小。影(pinyin:yǐng)响景深的一共有三个参数,分别是:光圈值,焦距以及对焦距离。光圈值刚刚讲过;焦距在本章的第1节有提到,反映拍摄画面角度的参数;而对焦距离(很多人刚开始会把它和焦距弄混淆)即相机底片平面与焦平面的距离。三个参数影响景深的方式我们可以总结为:
光圈越[练:yuè]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焦距越大,景深越小;焦距越小{拼音:xiǎo},景深越大;
对焦距离越近,景深越小;对焦距离越远《繁体:遠》,景深越大;
不用急着记住它们,先让我们(繁:們)看图。
图中所显【xiǎn】示的是光圈值影响景深的示意图:
焦距(jù)影响景深的示意图
图中(pinyin:zhōng)所显示的是焦距影响(繁体:響)景深的示意图,为了让大家能清楚的看到物体的虚实情况,特将中心部分截图放大,显示在图中:
焦距jù 影响景深的示意图
图中所显示的是对焦距离影响(繁:響)景深的示意图。
与曝光的三参数不同的是,影响景深的三个参数根本(拼音:bě世界杯n)没有办法找到类比记忆的例子,不过不要担心,我给大家推荐另一个记忆的办法,在此,我想以实验的形式给出。
实验:首先大家拿出一张白纸,白纸上面写上几(繁体:幾)行字。如图:
景深三个参(繁体:蔘)数记忆实验
我们的要求是,在红“7”清楚的前提下,怎样让其他这行的(拼音:de)字都尽可能的模糊。这是我在课堂上和大dà 家玩的游戏,开{pinyin:kāi}始的时候,大家会拍出各式各样的照片,比如图2-17,经过十分钟的努力尝试后,有的学生得到了这个实验的正确答案。图2-18是我拍摄的比较接近要求的图片,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拍出各式各样(繁体:樣)的照片
景深三个【gè】参数记忆实验成功图:
大家是否在家也拍出达到要求的图片了呢?接下来对这个实验作{拼音:zuò}出分析:因为前提需要红“7”清楚,所以对焦点一定是选在红“7”上,这点毫无疑问。除此之外,实验要求让与红[繁体:紅]“7”一行的其他字尽可能的模糊,说明一定要达到景深最小的效果。
回顾下刚才讲到(dào)的影响景深的三个参数,我们需要设定最大的光圈,最长的焦距以及最近的对焦距离。最大的光圈和最长的焦距很容易,在相机与镜头上直接设定即可。那么最近的对焦距离呢?操作的方式应该是先把相机凑近到不能对焦。然后慢慢的往后挪相机,同时不断尝试对焦,直到刚刚好可以将红“7”对清楚为止,就是该镜头(繁:頭)对焦距离的最近极限了。经过一番研究之后,同学们都把相机和镜头设置到了景深最小
疑问又一次出现了!图2-17中【拼音:zhōng】的c和d图就是按照最大光{拼音:guāng}圈,最大焦距和最近对焦距离设定的。但是与红“7”一行的字却清(qīng)晰无比,特别是d图,整张纸好像都很清楚。这是为何呢?原来尽管我们把相机镜头设置到了最小,但是好比d图,因为拍摄角度是从上往下,整张纸其实都在焦平面上了。所以在实际拍摄中,想达到背景模糊,除了设置相机的光圈大点,焦距长点,对焦距离近点,还必须让对焦物体与背景远一点。看看图2-18,我选择了一个与纸《繁:紙》几乎平行的低角度,而且沿着红“7”所在那一行字的纵向进行拍摄
这【zhè】么做的原因就是要让每个字离焦平面[拼音:miàn]的距离能最大化!分析完这个实验,我再留两个问题给大(拼音:dà)家:
问[繁体:問]题1:拍一个美女,拍完之后美女说照片里面她[读:tā]很美,但是背景太清楚了,她想要那种背景模糊的感觉。请问你有几种办法?
答案是:增大光圈,拉长焦距,减小与模特的距离(减小对焦距离)以及(拼音:jí)让模特和背景远一些四种方法。其中增大光圈,拉长焦距和减小与模特的距离都是直接减小景深shēn 。而最后一个方法,让模特和背景远一些,并没有改变景深,而只是让背景与焦平面的距离增加而已。
问题2:拍一个美女,拍完之后美女说照片里面她很美,但是背景太模糊了,她想要那种背景稍微清澳门博彩楚点的感觉。请问你[pinyin:nǐ]有几种办法?
答案应该正好与问[拼音:wèn]题1相反,减小光圈,减小焦《读:jiāo》距,增加与模特的距离(增大对焦距离)以及让模特和背景近一些。
在讲述完影响曝光的三个参数以及景深的概念之后,我们今天课的重点知识已经(繁体:經)讲解完,如果你仍对这些概念比较模糊,回(繁:迴)顾本章的内容并配合一些实践,希望这些知识能帮助你更加了解拍摄的原理。
色温与白(bái)平衡
不同的《拼音:de》光源会发(繁体:發)射出不同颜色的光,色温是用来衡量不同颜色光的概念。用一些直观的图来解释:
阴天,色温高,画面《繁:麪》偏蓝
晴天,色温正常,画面颜[繁体:顏]色准
落日,色温低,画面(miàn)偏黄
白炽灯,色温(繁:溫)更低,画面更黄
从图中可以总《繁体:總》结出:
阴天{pinyin:tiān}或者是晴天里的阴影中(比如高楼的阴影下),光的颜色是偏蓝的。晴天下,光的颜色是比较白的(即不偏蓝也不偏黄)。夕阳下,光的颜色是偏黄的。落日下,光的颜色是偏黄huáng 的,并且比夕阳下要更黄一些。室内白炽灯泡,光的颜色比落日更加黄
我们把颜色偏蓝称为色温偏高(或者偏冷),把颜色偏黄称为色温偏低(或者偏暖),而把类似太阳光这样[繁体:樣]白色的【拼音:de】光称为色温正常(或者色温标准)。
以前在使用胶卷时,对色温是[拼音:shì]需要非常注意的。不过现在因为数码相机的普及以及强大的数码后期,色温的校正可以更多的依靠电子技术。相机上有关调整色温的按钮,我们称之为白平衡(WB, White Balance)。我一般习惯将其设置为自动白平衡(AWB),因为大多数情况下,拍摄出环境特有的光线颜色是[shì]比较好的。比如夕阳的红色,很难想象花了几个小时等待美丽的日落,而只是为了得到一张白色光线(色温正常)的照片
不过在阴天拍(拼音:pāi)摄的照片,却可以设置阴天白平衡或者后期把照片调黄一点,因为大多数时候人们不太喜欢蓝色调的照片而更倾向xiàng 于让照片色调变得暖一yī 些。
反差(练:chà)
反差是照片的另一个指标。一般照片分为低反差,中反差和高反差。下图2-20向大家展示了不同【pinyin:tóng】反(pinyin:fǎn)差照片的特点。
低反差(图[繁:圖]a)
中反差(chà)(图b)
高反差(图[繁:圖]c)
从图中可以看到,图a整体偏灰,画面中没有太多很白和很黑的区域,大部分的亮暗都相差不太明显。我们把这样的场景称为低反差场景,把这样效果的照片称之为低反差照片[练:piàn]。图b相比图a就显得有立体感了,因为照片中的颜色对比要比较强烈一些。我们把这样的场景称为中反差场景,把这样的照片称为中【练:zhōng】反差照片。图c中有大部分白色和黑色,其他的颜色却比较少
这种照片的效果看起{读:qǐ}来更加强烈,甚至有时候会显得不够柔和。我们把这样的场景称为高反差场景,把(pinyin:bǎ)这样的照片称为高反差照片。
本文链接:http://21taiyang.com/SoccerSports/12781279.html
手机摄影入门基础知(拼音:zhī)识网站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