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为何救不了大明朝?郑成功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也就能当过偏安在海岛的“岛主”。他为什么挽救不了大明?只要看一仗就够了:胜券在握的情况下,居然连南京(当时叫江宁)都没搞定,要杀到北京,只能是“成功梦”吧
郑成功为何救不了大明朝?
郑成功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也就能当过偏安在海岛的“岛主”。他为什么挽救不了大明?只要看一仗就够了:胜券在握的情况下,居然连南京(当时叫江宁)都没搞定,要杀到北京,只能是“成功梦”吧。谁都知道郑成功是从荷兰殖民者手里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但也许不是每个人都知道,郑成功开始的进攻目标不是台湾,而是南京(时称江宁)。正是攻打江宁失败,他充分意识到自己的陆战之(练:zhī)短,直播吧才决定充分发挥水上优势,到台湾岛去建立根据地。
郑成功攻打江宁城是明初至清中期400多年来南京地区发生的一场最大规模的战争。北京《读:jīng》的顺治皇帝得知郑军攻【拼音:gōng】打江宁的消息,居然吓得要退回关外。但奇怪的是,郑成功屯兵城下10余日不发动进攻,放任外地清军援兵入城。最后,反而是被围的清军发起进攻,把郑军从下关地区的仪凤门外赶到白土山(今幕府山{拼音:shān}),并把郑军打得大败而逃。你说,他傻不傻?
在可以拿下南京的情(练:qíng)况下,郑成功为什么到嘴边的肉也不吃?
对此,有多种说法,其中“郑成功中计说”流传很广。据有些史料记载,江宁城中的【拼音:de】清军提督管效忠向郑成功写信诈降,他在信中说自己早就想弃暗投明【拼音:míng】,无奈清朝军法规定,将领守城不超过30天,妻儿老小都要被杀,希望郑成功体谅自己的难处,等30天过后,一定开城投降。[1]于是,郑成功便不再攻城,只等30天后对方主动来降。
实际上,郑成功之迟迟未发动攻势,恐怕还另有原因。他对自己的实力过分自信、好大喜功。面对急于攻城的将领,他反复表示:从古到今,攻城【拼音:chéng】战[繁体:戰]都是吃力不讨好,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不如等清军援兵到来,再与他们决战,那时取得大胜,岂不更好?到那时《繁体:時》,管效忠等人知道我的厉害,即使不投降也逃走了。况且江宁孤城绝援,不投降还有别的出路吗?我军大炮尚未准(繁:準)备好,答应归降我的马逢知也还没有如约赶来,因此需要再等等。[2]
结果,他中了人家的缓兵澳门新葡京之计。郑成功傻等对方投降的10多天里,清军援兵源源不【拼音:bù】断入城,最后把郑成功打得满地找牙……
满清险胜之后,十分痛恨海上力量,两年之后大规模实行“迁海”政策,将沿海居民全部迁往内地。满清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后裔,以骑射传统而自豪,在与明军的陆战中所向披靡,但对郑成功的海军十分惶恐。他们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隔离郑军,殊不知这也形成了自我隔绝。满清拒绝认知和探索海洋,这种消极的海洋观直到今天都影响着我们。
注开云体育zhù 释:
[1]《台湾外记》,第146页。“大{dà}师到此,即当开门延入。奈我朝有例,守城者过三十日,城失则罪不及妻孥皇冠体育。今各官眷口悉在北京,乞藩主宽三十日之限,即当开门迎降。”
[2]《先王实录校注》,第210页。“自古攻城掠邑,杀伤必多。所以未即攻者,欲待援虏齐集,必卜一战,邀而杀之,管效忠必知我手段,不降亦澳门银河走矣。况属邑节次归附,孤城绝援,不降何待?且铳炮未便,又松江马提督(pinyin:dū)合约未至,以故缓。”
本文链接:http://21taiyang.com/Open-SourceComputers/6894924.html
穿越明朝郑成【拼音:chéng】功背叛了 郑成功为何救不了大明朝?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