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攻灭辽东公孙政权后尽屠辽东汉人,并要求汉人退回中原,这对当时东北亚的政治格局有何影响?三国乱世,中原板荡,很多民众士人为躲避兵灾,纷纷迁徙到边界地带。当时有三个人们最愿意迁徙的地方:汉中张鲁(道教军阀)、荆州刘表(不爱生事)、东北公孙度(天高皇帝远)
司马懿攻灭辽东公孙政权后尽屠辽东汉人,并要求汉人退回中原,这对当时东北亚的政治格局有何影响?
三国乱世,中原板荡,很多民众士人为躲避兵灾,纷纷迁徙到边界地带。当时有三个人们最愿意迁徙的地方:汉中张鲁(道教军阀)、荆州刘表(不爱生事)、东北公孙度(天高皇帝远)。名士管宁是东汉末年去辽东避难的,“宁在辽东,积三十七年乃归”。东北地区原本有汉设四郡,领土一直到现在的韩国首尔以南。由澳门威尼斯人于汉末纷乱,王朝势力不及,高句丽国家趁势而起,攻击汉四郡留守官[练:guān]民。当地民众不堪其扰,于是内撤至辽东。高句丽于是占据了辽东半岛、朝鲜半岛的北部地区,成为当时的一大势力。
(辽东公孙[繁:孫]氏政权范围)
辽东玄菟郡守公孙度将辽东、玄菟、乐浪、带方四郡联成一体,使汉族在东北地区《繁:區》的力量为之振作。当时,许多被bèi 称为“东夷”的少数民族轻则不修职贡,重则寇掠州县【pinyin:xiàn】,这时又纷纷向公孙氏政权表示了臣服。
鲜卑人久慕中原,看到中原yuán 纷乱,他们也纷纷[繁体:紛]南下,从内蒙古赤峰地区延伸势力直到河北北部,直接威胁到了中原地区。这才有了曹操【pinyin:cāo】征辽东的壮举,一战之下,辽东遂威服。
不【读:bù】过,曹操征服辽东,只满足于击败游牧势力,在辽东公孙氏政权归顺[繁:順]后,就罢兵南归了。
(曹操征服乌桓后观沧《繁:滄》海)
曹魏建立后,辽东公孙氏首鼠两端,一方面想通过结好孙权,在曹睿澳门银河那里获得更多的财物赏赐和平等地位,一方面又不愿意真心附魏。他先是向孙权称臣,这让缺少政权合法性的孙权喜出望外,派人带过去了大量的赏赐。结果,这公孙渊(公孙度的孙子)竟然杀了吴使,向曹睿示好。曹睿派来了《繁体:瞭》魏使,结果又是先给了人家下马威。这下,孙权和曹睿都不干了
孙权被诱骗,气的差一点要亲征辽东。曹睿也坚定了除掉公孙渊的决心,先后派毋丘俭、司马懿征讨辽东。这时让魏国头痛的诸葛亮已经去世了,蜀汉江河日下,司马懿得以从关中前线抽开身来,提兵4万,一举结束了公孙氏在辽东半个多世纪的统治。
司马懿平定辽东后,并没有尽屠汉民,而是尽杀公孙氏7000多人,为的是防止在辽东割据50多年的公孙家族的势力死灰复燃。同时为澳门新葡京了达到安靖东北的目标,司马懿还迁走了辽东汉民四万户。辽东地区因此人烟稀少,两汉四百年以及公孙氏政权50来年(读:nián)经营,废于一旦。
(司马懿平辽liáo 东)
公孙氏政权覆灭之后《繁:後》,曹魏以及后来的西晋继承了公孙氏的成就,从后来肃慎氏还远道《拼音:dào》到建康去qù 给东晋进贡石砮,可见其一斑。
可是,东北地区由于缺少【pinyin:shǎo】了直接的管理政{zhèng}权,导致游牧民族南下再无压力。辽东地区逐渐成为鲜卑族的势力范围,慕容部更是因此成为西晋王朝的蕃属。
自此,汉族政权南迁数(繁:數)百年,要对东北施加影响进行控制已是鞭长莫及了,东北再次成为一块远在天边土地[练:dì]。到了隋唐,这里的靺鞨、室韦、契丹已经很成气候,以唐之强盛,也不过置都督府,羁縻而已。
(隋时的东直播吧北亚(繁:亞))
决定中zhōng 国历史的下半段的几支力量,契丹、女真、蒙古(源自室韦)、满洲,都由东北兴起。这些与西晋到隋唐的几百年里,华夏{xià}文明的缺席,更与这之前的两汉、尤其公孙氏时期的全力开发有着莫大的关系。
公孙氏覆灭之后,曹魏派遣毋丘俭镇守辽东。高句丽欺负魏军人少,以两万军来攻,结果被毋丘俭率亚博体育大军反杀,摧毁[繁体:燬]国都丸都城。高句丽由此迁都平壤,这也改变了朝鲜半岛的历史命运。
本文链接:http://21taiyang.com/Open-SourceComputers/463979.html
司马懿为什么《繁体:麼》要屠辽东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