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回到鲁国后,为什么要“删诗书、正礼乐”?与其从事的教育工作有关吗?谢王营之邀!君有问有答已拜读,甚有道理。只所以删诗书正礼乐,因为孔子是个有追求有情怀有理想的人,办教育利于当代,功在千秋。孔子到了晚年,潜心于授徒和整理古籍
孔子回到鲁国后,为什么要“删诗书、正礼乐”?与其从事的教育工作有关吗?
谢王营之邀!君有问有答已拜读,甚有道理。只所以删诗书正礼乐,因为孔子是个有追求有情怀有理想的人,办教育利于当代,功在千秋。孔子到了晚年,潜心于授徒和整理古籍。相传儒家经典差不多都幸运飞艇经过他的整理:“笔则笔,削则(读:zé)削#30",不仅使孔子赢得了极高的名声,而且确实有助于中国古典文献的保存和流传。既为后世儒家提供了丰富的智慧资源,也为文明中华的文化发展与繁荣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同时,正是由于这些传世的儒家经典娱乐城曾经过孔子的整理与诠释,于是这些经典在后世中国便具有的地位,于是有人认为:“曾经圣《繁:聖》人手,议论安敢道#30"。孔子的学术旨趣是“述而不作”,即对古典文献只是整理而不是创作,值得后来者称颂。
孔子68岁时回到鲁国,为什么被敬而不用?
并非不用,这在最近的热播的《孔子》里面已经有答案了,孔子已经无心政治上的勾心斗角,而转而继续他的教育事业以及整理古代文献为主。不然他怎么会梦到后事有人拜他为偶像?同时鲁国国君有问题都会去征询他。(当然 电影的孔子里面漏洞百出 比如 颜回是孔子69岁以后才死的)鲁国的执政者既尊孔子为澳门新葡京“国老”(相当于顾问)遇有重大国事,便常常征询他老人家的意见。孔子虽不参与朝政,却发表了许多精辟的政治见解,代表着他晚年(读:nián)的政治态度。孔子晚年对国政的态度由直接参与变为发表意见、间接影响。表达主张时也不似从前在鲁从政时那样委曲婉转,而是直接了当,有人对孔子说:“你为什么不参与政治?”孔子认为:“提出好的见解,影响执政者,这也就是参与政治了呀,难道一定要做官才算参与政治吗?”( 2.21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本文链接:http://21taiyang.com/Open-SourceComputers/4408540.html
孔子回鲁国之后干嘛 孔子(zi)68岁时回到鲁国,为什么被敬而不用?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