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福柯思想,有哪些推荐的书籍?米歇尔•福柯,二战之后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极具原创性,对整个西方当代思想界构成巨大的多重影响。福柯很重要也很不好懂,完整地认识他既困难重重,各色人等也习惯性地满足于对其为人与理论的常见“成说”,真确理解福柯及其价值,是个有趣且艰巨的课题
学习福柯思想,有哪些推荐的书籍?
米歇尔•福柯,二战之后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极具原创性,对整个西方当代思想界构成巨大的多重影响。福柯很重要也很不好懂,完整地认识他既困难重重,各色人等也习惯性地满足于对其为人与理论的常见“成说”,真确理解福柯及其价值,是个有趣且艰巨的课题。鄙人为业余爱好者,就目力所及,推荐几本中文著述,以资参考。个人赞成一个观点,福柯很难归类,特别把他归入某种大流行的思想系统里总有不适,无奈就社会辨识度言,往往是把他归《繁体:歸》入“后现代主义”或“后结构主义”阵营,不然就觉得没啥地方安置了。就不太严格的思想史流向言,这(繁体:這)样做也不【拼音:bù】无道理,尽管福柯本人及一些研究者始终不太同意。那么好吧,也按现行惯例,我wǒ 认为,要认识福柯的思想,还是要把他放在二战之后的思想史上看比较恰切,所以我先推荐的书是:
(一)冯俊等著《后现代主义哲学讲演录》,商务印书馆,2003年。本书是中外学者的合作成果,是国内第一部全面研究后现代哲学的原创著作。作者共有五位(读:wèi),冯俊、Francis F.Seeburger、高宣扬、Marian Hobson和石计生,均是相关领域研究有素的专家。现代主义的特征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后现主义思想,对现代性《xìng》进行深度的剖析和批判,后现代主义哲学到底是啥玩艺儿,本书面向中国读者作了一【练:yī】个总体性的勾勒回答
读之可以对后现代主义中常见诸大家如福柯、德勒兹、德里达、利奥塔、鲍德里亚说了些什么,就会有个概念了。这批作家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对笛卡尔、启蒙(繁:矇)运动、康德、黑格尔、马斯•韦伯、萨特至哈贝马斯的一套现代主体性哲学强烈地不满,认为是对人性本质、人类文明应然状态的一种遮蔽,一场欺骗阴谋。事实上,西方现代世界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对人性、理性、道德、真理、科学之类的“理性大话语”态度变得越来越不愿闻问,不信任,觉得多余,所有抽象的、形而上学、体系式的论证,都变得特别不可信。法国思想界在二战后从德奥思想系统里发掘了三位先行者,成为当代法国思想的“起飞基地”“训练场”“策源地”,这三位分别是尼采、卡尔•马克思和弗洛伊德,后现代主义思想的重要思想资源均与此有或多或【练:huò】少的关系
《后现代主义哲学讲演录》较丰富地展示了其前世今生【练:shēng】。
然后,福柯思想{pinyin:xiǎng}入门,我推荐两本书:
(二(读:èr))高宣扬著《福柯(读:kē)的生存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高宣扬教授的福柯研究在中文学界目前算是最好之一了,本书透露了作者在1980-1983年间曾断续地聆听过福柯本人在巴黎法兰西学院讲授的课程,留下极深印象,之后他一直在读福柯的著作。高先生长年在法国教学,与德里达等法国思想界巨匠有深交,再加之在此书之前,他已经写了许多有关法国当代思想的专著,这构成他为中国读者写福柯的最佳条件。此书围绕着福柯思想中“我们自身是如何成为主体的”从两大基本论题出发做了深度而全面的介绍:“一方面是试图揭示他所一贯严厉批判的传统主体原则的真正实质,另一方面则重点指明了‘创建绝对自由的个人自身’的生存美学理论和实践中的核心地位”
关于前者,福柯以现象学方法构建了他的知识考古学和权力-道德系谱学,重回历史档案的“故纸堆”中剖理出一个真相系谱,后者则透过对古罗马时期“性的艺术”的释读,提出人活着的目的就是完全地满足自身审美愉悦之欲望的观点,认为不能以“身份”“正常人”“理世界杯性之人”这样的不实框框限定人的发展,我们要通过真理游戏进入生存美学,发现人生的“诗性之美”,创造具有独特风格的人生历程。作者肯定,生存美学是福柯思想的精华核心所在,不理解生存美学即不可能理解福柯整个理论。我个人为,也恰在此透露出福柯与尼采的(拼音:de)“亲缘关系”,尽管具体这两人谈的东西很不相同。
此书几超六十万字,与在中文wén 圈子曾流行的几本薄一点册子相比,其中的好处是更为全面地进入福柯,努力顺着福柯的思想和他思想【xiǎng】来源的理路,还原其精髓,边(繁:邊)述边评。书中使用了不少九十年代以来新出法文原版的一批福柯授课讲录和访谈的材料(这些材料近年也陆续翻译成中文出版了),更客观地呈现出福柯思想的形貌与神态。虽过了十多年,此书仍然是我目前所见最好的福柯思想介绍。
(三)汪民安著《福柯的界线》,中国社会科学出chū 版社,2002年。福柯在大陆学界被全面研究始于九十年代中后【练:hòu】期,汪民安博士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此书从作者的博士论文而来,以“关键词”为纲把福柯最为人所重的思想串起来,作了凝炼的推介与分析。本书大量引用的福柯《kē》著作均从法文原文来,质量有保证
汪博士对福柯的敬服是由衷的,对福柯思想的提勾重现,亦尽心力。此书在澳门巴黎人材料与视野范围上不及高著,然能精到的部分亦颇不可(kě)多得,对初接触者言,便利程度是有的。
(四)杜小真编选《福柯集》,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此书为福柯著作与讲述的一个精选集子,大部分文章来源于法国【pinyin:guó】伽马出版社1994年编辑的福柯文集《言与文》,并附了德勒兹谈福柯的两篇文章。若要读福柯文字,又未能一下全部读原著,要选一个既有代表性又相对简易的本子,我以为此书非常适当,福柯的重要观点表述基本有yǒu 所体现,方便使用。杜小真教授和她的团队也是以法文原作为蓝本的翻译,没有转二三手。
近年,汪民安先生又编了三卷本的《福柯文选》,无疑是更全面更权威了。且从编者前言看,汪先生对福柯的理解又成熟全面以及敏锐了许多。
福柯的主要著作近二十年来不断有中文译本出来,越来越系统了(读:le)。译得如何故然跟读得如何有关,即便是不错的译本,中文界jiè 理解也还是个问题,要小心,要有睿智,要有眼界,要有真诚的持恒热情。此外,手头上还有一些颇有些价值的介绍我以为也可作深进之用:
1、詹姆斯•米勒著《福柯的生死爱欲》,高毅译,世纪出版【pinyin:bǎn】集团、上[读:shàng]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2、吉尔•德勒兹著《福柯 褶子》,于奇智【zhì】译,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年。
两本都是福柯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前者通过实地采访一批福柯的生前友人,追忆福柯的为人、故事和思想,生活的材料很多,此书中译本出版当年界曾经有过一阵子轰动。后一本书,德勒兹是福柯生前挚友,同龄人,又是另一位同样重量级的杰出思想大师,他眼内的福柯,他心中的福柯,有着高度而神奇的另类真实感,此书的结构、组织和行文风格,与大部分常澳门新葡京见的福柯介绍差异太大了,正因两人都具极高智识、共同认知,德勒兹谈福柯的启发性远超其权威性,不是仅指客观意义上的权威,更是指思想内质的洞识把握与揭示,再次照亮幽(练:yōu)暗之域,撞击出思想的奇绩。此书文字风格为法国式奇才的奇特语言,有味道,当然中译读起来有不少地方很拗口,不太顺。
3、迪迪埃•埃里蓬著澳门永利《米歇尔•福柯传》,谢强、马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此书是国际公认优秀的福柯传记,作者是(shì)当代法国著名思想家,很恰当地关切到福柯思想与其个人生活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从福柯对历史、思想、生存的思想出发,鲜活地还原与诠释福柯的生平、思考与行动。此书为法文原作的第三版(2011年)的中译,译者参与过上面推荐的杜小真教授编选的《福柯集》中译工作。
4、阿兰•布罗萨著《福柯:危险哲学家》,罗慧珍译,漓江出版社,2014年。作者开门见山说:“对[繁:對]于哲学作者,尤其是(读:shì)当代哲学家的研究,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研究方式:要么,就是对他进行研究,成为专家、行家。要不,就是跟着他一起探索研究,在哲学家身上体会到一股源源不【拼音:bù】绝的激荡与鼓舞的力量。这本论文集显然来自后者
”这是本书的可贵之zhī 处,作者刻意标出福柯的著作中频繁出现的一个词“危险”,认为福柯把这个词从负面颠覆为正面使{pinyin:shǐ}用,把哲学研究、权力议题与现实性互相扣连一起了,作者因而围绕此主题决意跟着福柯进行一次探索其演进与批判意义上的现状的旅程。这种态度与勇气,是真哲思者的体现,也是本书的价值和有趣之处。
5、杨凯麟著《分裂分析福柯——越界、褶曲与布置》,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杨凯麟教授是法国巴黎第八大学哲学场域与转型研究所博士,台湾研究法国哲学的新军。此书是介于上面《危险哲学家福柯》所说的两种类型之间,是作者对福柯思想就个人感兴趣的论题展开的探索。杨先生认为“今日再思考福柯【拼音:kē】所曾创建的思想体制已非学术时尚,而是一种必要”,“先别问福柯是谁,亦毋须问他做了什么,因为重点并不[读:bù]在此,而在于究竟何种特异的思想运动被汇聚到这个名字之下?这些运动创造了哪些强势概念及问题性?掀起了何种异质的语言效果?辟拓何种另类的言说空间?铭刻何种动人的思想影像【pinyin:xiàng】?最终,赋予存在何种撼人的启发?”,围绕这些论题,作者以“永恒失衡”“转向”“碎裂”“分叉”“歧异或歧出”等关键点织起福柯思想独特的场域与能量分布形态,体现了中文界对福柯一种新的认知。
最后我要说两句的是,在后现代主义在法国那批原创性思想大家中,福柯是真诚度最高的de 一个,最纯粹。他是思想家、智者、修士与战士,当然也是“传教士”。这种真诚是哲学的根本生命力所在,要不就成了知识的建构与解构游戏,外在得很了。从这个意义上shàng 说,我喜欢与尊敬福柯明显高于德里达
这一批杰出的后现代思想大师是高端的,真正的文化文明的反思者,与我们常见的比较大众化、潮流化、嬉戏式、“酒肉和尚”式的后现代主义理论或创作不同,他们大都真诚地信奉和坚守自己的生命取向,思想与极速赛车/北京赛车生命的融合程度普遍较高。他们活出了人应有的样式,尽管可能方向错误,漏洞百出。在他们身上神奇地体现出:在可能错误的方向与时空里,依然能活出人性的美好与光辉,依然可能提供不亚于“正确”的精神元素,依然是重要的路标与参考,造福后人,这是以福柯为代表(拼音:biǎo)的后现代主义创作最可贵的地方,读福柯不会冤枉的地方。这位尼采式的人物,对中文界是重要的,是一个神奇和值得探索的宝库
本文链接:http://21taiyang.com/Open-SourceComputers/1612911.html
福柯的理论有(练:yǒu)哪些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