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师的涉税服务相关法律难度大吗?1、税务师考试设5个科目,具体是:《税法#28一#29》、《税法#28二#29》、《涉税服务实务》、《涉税服务相关法律》和《财务与会计》5个科目2、针对计算能力较强,且税务的基础知识也比较熟悉的考生对于这类的考生建议把税法一、税法二和涉税服务实务放一起,凭借自己较强的计算能力和扎实的基础知识,争取在第一年一鼓作气的通过这三门考试
税务师的涉税服务相关法律难度大吗?
1、税务师考试设5个科目,具体是:《税法#28一#29》、《税法#28二#29》、《涉税服务实务》、《涉税服务相关法律》和《财务与会计》5个科目2、针对计算能力较强,且税务的基础知识也比较熟悉的考生对于这类的考生建议把税法一、税法二和涉税服务实务放一起,凭借自己较强的计算能力和扎实的基础知识,争取在第一年一鼓作气的通过这三门考试。在第二年把财务与会计作为重点来复习,兼顾涉税服务《繁体:務》相关法律的复习,但也要争取两科一同通过,这样,最不济第三年只需要再考一门涉税服务相关法律就能轻松地通过税务师考试。3、针对计算能力稍弱,但文字记忆能力较好的考生对于这类考生建议把涉税服务相关法律和财务与会计放在第一年考,先通过自己比较有把握的科目,给自己增加信心,同时也有的时间来澳门威尼斯人复习其他三个科目,即使第二年通不过税法一、税法二及涉税服务实务的考试,也能增长考试的经验,为第三年通过考试奠定基础。
税务师含金量怎么样?税务师证值不值得考?
牛逼的财税人才,必要的时候还需要一个装逼的证书!在财税领域,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三师资格”,分别是注册会计师、税务师和司考,接下来[繁:來],上学吧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pinyin:yī]下这三个证书的含金量。
一、财税领(拼音:lǐ世界杯ng)域证书基本情况。
我们经常听人提起“三师”资格,一般而言指注会、税务师和司考,同时拥有这三个证书的人,在哪个行业最多呢,税务局最多。这三个证书可以说含金量相当,从2016年开始税务师含金量下降了一些,但是在涉税业务领域,税务师证书含金量最高。因为跟会计师事务所的所长和税务师事务所所长都交流过,他们统一认《繁体:認》识就是,会计师事务所培养出来一个项目经理需要三个月,税务师事务所培养出来一个项目经理得三年。注会(CPA)和司考证书,这两个都是执业资格,是会所和律所的从[繁体:從]业资格,税务师原yuán 来叫《练:jiào》做注册税务师的时候也是税务师事务所的从业资格,但后来涉税业务放开了,注会和律师都可以做涉税业务。
二、从业人澳门博彩数上的比较(拼音:jiào)。
注会全国有20多万人,律师有30多万人,执业税务师5万人左右[拼音:yòu],这两年税务师报考人数屡创新高【pinyin:gāo】,也说明大家对涉税业务市场越来越看好。另外说一下高级会计师和CMA,高级会计师全国12万人左右,CMA人数暂无统计。
三、从考试《繁:試》难澳门新葡京度上来做对比。
高会是上述五个证书中最简单的,因为[繁体:爲]开卷考试,它的特点是难在评审环节,并且本科毕业要求取得中级证书之后5年才有资格考试,一年不耽误的《练:de》话,一个本科毕业生最[练:zuì]快也得毕业10年左右能评到高会。CMA呢,近两年财政部主推管理会计,所以CMA得到了一定认可,但特点(繁:點)是考试费用及培训费用巨高,考试难度不太高,唯一一个一年可以考多次的考试。
“三师”里面考试难度【pinyin:dù】来说,税务师最简单,注会和司考难度相当,都很大。性价比来说,税务师比较高。税务师五年考5科;注会5年考6科,外加两科综合;法考(司考)一年里面分客观卷和主观题卷,考过客观卷才有资格考主观卷《繁:捲》。
四、从未(拼音:wèi)来职业方向来做对比。
上述五个证书,不管你取得哪一个,都可以装逼一下,换工作跳槽年薪往二三十万朝上要,合情合理;根据能力要求年薪三五十万,也不是不行,看行业,看坐标。比如投行,同《繁体:衕》时拥有司考和注会[繁体:會],基本是标配,再加个名校背景,认识很多投行的人都是如此,薪水上《练:shàng》百万年薪也普遍,基本五十万起步。比如房地产行业,税务师和注会比较吃香,薪水二三十万很普遍,算起步。在中介行业,律所、会所,税所的话,“三师”有其一都可以做合伙人了,税务师[繁:師]可以成为特殊普通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在国企、事业单位的话,高会最吃香,在高校里面,高会相当于副教授级别
高会属于职称直接和工资挂钩,另外其他证书不挂钩。
总结来总结去,个人认为税务师还是蛮值得考的,特别是在税务部门的税务干部澳门新葡京和有志于从事涉税业务的财会人员。 最后,上学吧小编推荐大家《繁:傢》在备考过程中使用既能做题又能搜题的上学吧找答案APP!
本文链接:http://21taiyang.com/Gyms/3630783.html
税务师涉税相关法律经验 税务师的涉税服务相关法律难度大dà 吗?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