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都学什么知识?如何正确引导小学生学习?小学数学学的内容还是挺多的!现在教材的版本很多,虽然每个版本的编排顺序不一定一样,但是包括的内容都差不多,到小升初总复习的时候,主要的知识考点基本上一样!
小学数学都学什么知识?如何正确引导小学生学习?
小学数学学的内容还是挺多的!现在教材的版本很多,虽然每个版本的编排顺序不一定一样,但是包括的内容都差不多,到小升初总复习的时候,主要的知识考点基本上一样!这里以苏教版的小学数学教材为例,来介绍小学数学的内容体系!
一年级(上册):一,数一数; 二,比一比; 三,分一分;四,认位置;五,认识10以内的数; 六,认识图形;七,分与合;八,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九,认识11-20各数;十,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一年级(下册[繁体:冊]):一,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认识图形(二);三,认识100以《拼音:yǐ》内的数;四,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五,元、角、分;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拼音:èr】)。
二年级(上册):一,100以内的加法和滅法(三);二,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三,表内乘法(一); 四,表内除法(一);五,厘米和米;六,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七,观察物体。
二年级{亚博体育繁:級}(下册):一,有余数的除法;二,时分秒;三,认识方向;四,认识万以内的数;五,分米和毫米;六,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七,角的初步认识。
三年级(上册):一,两、三位数《繁体:數》乘一位数;二,干克和克;三,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是(shì)多少;四,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五,解决问《繁:問》题的策略,间隔排列;六,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
三年级(下册):一,两位数乘两位数;二,干米和吨;三,解决问题的[读:de]策略;四,混合运算,算“24点”;五,年、月、日;六,长方形和正《pinyin:zhèng》方形的面积;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八,小数的初步认识;九,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
四年级(上册(繁:冊)):一,升和毫升;二,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三,观察物体;四,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五,解决娱乐城问题的策略;六,可能性;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八,垂线与平行线。
四年级(下册):一,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二,认识(繁体:識)多位数;三,三位数乘两位数;四,用计算器计算;五,解决问题的策略;六,运算世界杯律;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多边形的内角和;八,确定位置。
五年级(上{shàng}册):一,负数的初步认识;二,多边形的面积;三,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四,小数加法和减法;五,小数乘法和除(chú)法;六,统计表和条形统计[jì]图(二);七,解决问题的策略;八,用字母表示数。
五[读:wǔ]年级(下册):一,简易方程;二,折线统计图;三,倍数与因数,和与积的奇偶性;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五,分数加法和減法;六,圆;七,解《pinyin:jiě》决问题的策略。
六年级【繁:級】(上册):一,长方体和正[练:zhèng]方【拼音:fāng】体,表面涂色的正方体;二,分数乘法;三,分数除法,树叶中的比;四,解决问题的策略;五,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六,百分数。
六年级(下册):一,扇形统计图;二【èr】,圆柱和圆锥;三,解决问题的策略;四,比例;五,确定位{读:wèi}置;六,正比例和反比例。
概括起来,分为四大模块:
一是数与代数。二是图形与几何。三是统计与可能性。四是实践与应用。
小学生应该怎样去学习呢?
在这里给大家几个建议:一【yī】,一定要注重打好数学基础。
这里的基础包括基础概念,公式,定理[练:lǐ],法则,基础(读:chǔ)的计算,基础的应用题等等。
二,一定《澳门新葡京pinyin:dìng》要养成打草稿的习惯。
把数学草稿当成学好数学的一《pinyin:yī》部分《拼音:fēn》。一份好的草稿纸应该做到以下几个部分。
1,整洁。写字,或者画图都要工整,干净(读:jìng)。
2,分娱乐城区。在打草稿之前,可以把草稿纸分区,横着对折或者竖着对折都可以,一般建议大家竖着对折。划线分区(繁体:區)也可以。
3,写题号,按顺序打。尽量保持和试卷相同的结构,从前到后[hòu],试卷做到那题,草稿就打到那题,按 顺序打{dǎ}。
4,尽量把过程写清楚。检查(练:chá)试卷也就是在检查草稿,如果草稿纸上的过程很清楚,检查起来[繁体:來]就很方便,快(kuài)捷,准确。
5,养成(读:chéng)检查草稿的习惯。
三,在打好基础,打好草稿的基础上[shàng],培养数学思想和方法。
总而言之,把数学基础打扎实,养成打草稿的好习惯,再适当的拔高,会更加的有意义!我是大鹏老师,专注孩子教育!做教育,我们是认真的!
本文链接:http://21taiyang.com/Gyms/11190225.html
橱窗设计《繁体:計》效果图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