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学中的一般会计实务中,要求一个完整月份结束后要将所有的业务记录进行个合计,在将有关的比如费用类的帐户等进行相应的转出,只有通过这些程序才可以方便计算出一个期间的经营成果。如:本期制造费用500.00,管理费用500.00
基础会计学中的
一般会计实务中,要求一个完整月份结束后要将所有的业务记录进行个合计,在将有关的比如费用类的帐户等进行相应的转出,只有通过这些程序才可以方便计算出一个期间的经营成果。如:本期制造费用500.00,管理费用500.00。营业利润3000.00,结转本期损益后本期税前利润为2000.00。结转就是把相关损益科目总结并转入(是增是减看科目而定)本期[读:qī]利润《繁体:潤》。可以找份简单的(pinyin:de)资产负债表看看
看它的金额是如何加减的,哪些结(繁体:結)转是增,哪些是减。这样可能容易《yì》理解些。
如何通俗的解释会计中的计提和结转,举例最好?
本人曾做过会计基础培训,很多学员都不能很清晰地理解“计提”与“结转”,特别是工业企业上的“结转”,原材料转到生产成本等,生产成本转到库存商品,库存商品转到营业成本,营业成本又转到本年利润,本年利润又又又转到利润分配,尽管是一条直线,也能把人“绕”晕。所以就有针对性的准备了一些“说辞”,希望能回答这个问题。会计上的“计提(pinyin:tí)”是现代会计的“权责发(繁:發)生制”区别“收[读:shōu]付实现制”的重要体现!
简单来说计提就是按“权利与责任匹配”原则,对(繁体:對)实际上已经产生但尚未发生现金收支、前期《qī》已发生现金收支但归属于当期的业务进行的会计处理。造成会(繁:會)计上需要计提的原因是会计分期的存在。
举(读:jǔ)例1:公司规定,本月工资于次月十日发放,那么本月底在核算利润时应该将本月应支付而未支付的工资记到支出里,才能准确核算出本月利润,但是本月确实没有发放,那就先把该项费用计提出来冲减当期利润,尚皇冠体育未支付就挂到“应付职工薪酬”上。这是最典型的“计提”操作。还有计提利息收支等。
举例2:公司购置办公用设备(繁体:備)澳门永利,并已付款,按会计准则应该先记到“固定资产”,并在后期使用中逐月摊销其成本,即“计提折旧”,还有无形资产的摊销等。
还有一些“计提”是基于某些因素的“判断”或“预期”产生的,如坏账准备,各种减值准备等(这点极有可能不严谨,欢迎指正)。
再说“结转”,结转就是归集、澳门新葡京分配过程,即将平时分工记录的收入、支出,以及各个生产环节的数据,在某一特定《dìng》时点归集到一起,以此计算当期的利润或资产价值。
举例1:损益结转到本年利润,好比有两个人,一个人只记收入,一个人只记支出,平时各管各的互不掺和,此外还有个叫“本年利润”的家伙,平日啥也不干就是睡觉,到月底了,收支二位把各自记录的[pinyin:de]数据一合计,就是“结”,账本“转”交给“本年利润”,然后启用新的空白账本,开始下个月的收支数据记录。而“本年利润”收到账本后,也不咋看,只把两个合计数抄写到公式里,计算出本月的利润。然后每月重复,只(繁体:祇)到年终,“本年利润”把一年的利润数进行汇(繁体:匯)总,连账本转给“利润分配”,然后启用新账本。
举例《lì》2:生产成本的归集、分配,这就好比养了两个孩子,平时的奶粉、尿不湿等世界杯各种消耗都记在小本本上,月底合计一下,就是当月育儿总成本的归集,然后再分配到各个娃身上,然后把合计数字抄到各个娃的小本本上,坐等长大后算账!当然这个比喻不太恰当,但是有的人比较容易接受。
以上是本人尽直播吧量“通俗”的解释,或有不恰当的(de)地方,欢迎指正。
本文链接:http://21taiyang.com/Family/6533821.html
基(jī)础会计中的结转是什么意思 基础会计学中的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