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和化学领域,有哪些科学家是世界欠他们一个诺贝尔奖的?1.罗莎琳·富兰克林: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者世上最有名的女性科学家之二,仅排名居里夫人之后。罗莎琳·爱尔西·富兰克林是一位英国物理化学家与晶体学家
在物理和化学领域,有哪些科学家是世界欠他们一个诺贝尔奖的?
1.罗莎琳·富兰克林:DNA双螺旋结构发现者世上最有名的女性科学家之二,仅排名居里夫人之后[繁:後]。
罗莎琳·爱尔西·富兰克林是一位英国物理化学家与晶体学家。她所做的研[读:yán]究,专注《繁体:註》于DNA、病毒、煤炭与石墨等物质的结构。她所拍摄的DNA晶体衍射图片“照片51号”,是沃森与克里克(繁:剋)解出DNA结构的关键,后者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罗莎琳德却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默默无闻。
1952年5月,罗莎琳对着一根湿润的DNA照射了62小时后,得到了一张极为清晰的DNA晶体澳门永利衍射图,这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照片(pinyin:piàn)51号”,曾经无数次出现在教科书中和各种期刊报纸上,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美的一张X射线照片。但是当时她并未有所发觉。
后来这张照片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拿给沃森看,沃森因此而得到启发,与克里克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关于DNA结{繁:結}构的论文[读:wén],他们因此得到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是由于(繁体:於)长期接触X射线,罗莎琳患上了卵巢癌,于1958年逝世。
后来的学者都认为,罗莎琳对(繁:對)DNA双螺旋结构的贡献是不可【拼音:kě】磨灭的,应该分享当年的(练:de)诺贝尔奖。
2. 奥斯瓦【读:wǎ】尔德·埃弗里
埃弗里是大部分人没听说过的最重要的科学澳门新葡京家之一,他是最早的分子生物学家之一,免疫化学先驱,曾长期在纽约市洛克菲勒研究院附属医院工《gōng》作。
生物的遗传物质被证明是脱氧核糖核酸(DNA),这是20世纪最大的科学发现之一,也已经被写入教科书无数年,但是它的发现者埃弗里却终生无缘诺贝尔奖。原因是诺贝尔《繁体:爾》奖委员[繁体:員]会中的专家大佬Einar Hammarsten是坚定的蛋白质支持者,认为蛋白质才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埃弗里1955年去世之后三年{nián},Hammarsten才去世。
3. 水谷哲zhé
霍华德·马丁·特明在1975年因为逆转录酶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繁:學)奖,然而事实上,水【读:shuǐ】谷哲才是发现逆转录酶的论文第一作者,因为《自然》期刊编(繁体:編)辑擅自调换了论文排名,导致水谷哲没有成功获得诺贝尔奖。
4. 世界杯周芷:论文《wén》一作都不给诺贝尔奖?
周芷生于湖南省,成长于台湾,旅美分子生物学家。现《繁体:現》为阿拉巴马大学伯明【拼音:míng】翰分校#28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29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遗传学系教授。
1993年诺(繁体:諾)贝尔医学奖授予与她的合作的理{读:lǐ}察·罗伯茨与麻州理工学院的菲利普·夏普,虽然1977 年发表在科学刊物细胞‘Cell’: An amazing sequence arrangement at the 5′ ends of adenovirus 2 messenger RNA 的论文中,以电子显微镜进行实验的第一作者为周芷,罗伯兹为第4 位(也是最后一位,但当时论文并没有通讯作者制度,罗伯兹也非通讯作者),但周芷却成为遗珠{zhū}。她曾向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抗议,在国际学界引(拼音:yǐn)起不小回响。
5.查尔斯·赫伯{拼音:bó}特·贝斯特
查{拼音:chá}尔斯·赫伯特·贝斯特,加拿大生理学家。1921年在多(练:duō)伦多大(pinyin:dà)学作为弗雷德里克·班廷的助手共提炼了胰岛素。
弗雷德里克·班廷及约翰·麦克劳德因为发现胰岛素而获得1923年的诺贝尔奖。但是当时班廷及很多人都认为他的研究助手贝【练:bèi】斯特才是实验的主要贡献者,班廷甚至拒绝与麦克劳德一起领奖,认为他没有资格。麦克劳德只是{练:shì}借用了班廷的主意,借用了一下实验室和10条狗,并让贝斯特担任助手帮助他实验而已。
班廷后来(繁体:來)把自己奖金的一半分享给了贝斯特,但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名单上,却始终不能出现贝斯特的名[读:míng]字。
6.铃木梅太郎
铃木梅太郎是日本化学家、维生皇冠体育素专家。曾任东京帝国大学名誉教授,也是理化学研究所创始人之一,帝国学士院会员,文化勋(读:xūn)章获得者。。
1926年,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被授予克里斯蒂安·艾克曼和弗雷德里克·霍普金斯爵士,因为他“发现抗神经炎的维生素”和“发现刺激生长的de 维生素”。这里“发现抗(练:kàng)神经炎的(de)维生素”就是维生素B1,也就是硫胺。
其实(繁:實)世界上最早提取维生素B1的人是铃木梅太郎,两度名列“日本十大发明家”。但是由于他的论文被翻译成德文时,没有标《繁体:標》注“世界《读:jiè》首例”,于是他错失了诺贝尔奖的资格。
7.北里柴三郎【拼音:láng】
北里柴三郎是大日本帝国的医学家和细菌学家,1901年曾与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一起被提名首届(繁体: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是只有贝林获奖。史书上已经承认血清疗法是由北里(繁:裏)、贝林共同开发的。日本医学界设有贝林·北里奖以纪念他的贡献。
北里是许多重要机构的创chuàng 始人,包括私立传染病[读:bìng]研究所(现・东京大学医科学研究所)、土笔冈养生园(现・北里大学北里研究所医院)、私立北里研究所(现・学校法人北里研究所)。此外也是北里大学校祖、庆应义塾大学医学科(现・庆应义塾大学医学部)创始人兼初代科长、庆应义塾【拼音:shú】大学医院初代院长、日本医师会创始人兼初代会长。
2015年,为纪念北里教授而设立的北里研究所、北里(读:lǐ)大学分别迎接100周年、50周年之后的第一年,该校教授大村智获得日本人第23个诺贝尔奖、第3个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事长、校长在【拼音:zài】祝贺声明中,视之为“北里的继承人”#30t北里研究所的创始人北里柴三郎博士,曾在德国成功培养破(拼音:pò)伤风菌、确(繁:確)立血清疗法,名列首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候选人,却留下反常落选的遗憾。如今超过一世纪后,大村教授获得了诺贝尔奖,可谓继承了北里博士的学统,令人感慨万千。#30t”
前理化学研究所所长、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野依良治评论:“(大村智的获奖)达成了(繁体:瞭)北里柴三郎教授的《de》悲愿”。
8.冈崎令治{拼音:zhì}冈崎恒子
冈崎令治是日本分子生物学家。出生于广岛市白岛人。日本分子生物学的先驱者之一,最大贡献是与其夫人冈崎恒子共同发现并命名了[繁:瞭]冈崎片段,被认为如果不是英年早逝很可能会获得诺贝尔奖(繁:獎)。
1966年,冈崎夫妇发现了DNA合成中后随链上形成的短片段——冈崎片段(okazaki fragment),并且在Proc. Natl Acad. Sci USA(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以(读:yǐ)及冷泉港(Cold Spring Harbour)实验室的研讨会上发表。1967年在zài 分子生物学研究机构担任教授。1972年,冈崎夫妇进一步发现了与冈崎片段相关的RNA,成功构建起(练:qǐ)DNA半不连续复制模型。
1975年,由于早年在广岛核爆中遭遇核辐射引起的骨髓性白血病发作,44岁的冈崎令治在前往《wǎng》美国旅游期间病逝。在此之后,他的夫人,同时也[读:yě]是名古屋大学教授,冈崎恒子(pinyin:zi)将他的研究继续了下去。
9.庄小威[读:wēi]
她是直播吧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最年轻外籍院士、哈佛大学物理与化学双料教授,现年45岁。2003年,庄小威拿下“麦(mài)克·阿瑟天才奖”,成为第一位获此荣誉的华人女科学家。
目前,庄小威在哈佛的实验室致力于开发以【拼音:yǐ】单分子成像、超高分辨率成(读:chéng)像等光学成像技术,并将这些技术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
“光凭看,你就能知道很多。”这句话出自美国棒球运动员Yogi Berra,庄小威经常以此来鼓励她的学生们。她提出的STORM(随机光学重构显微技术),是单分子荧光成像方面的革命[读:mìng]性技术,曾在2014年与诺贝(繁:貝)尔奖失之交臂。
此后,诺贝尔化{读:huà}学奖评(繁:評)选委[pinyin:wěi]员会委员曼斯·埃伦贝格回应称,贝齐格早在1995年就发表了相关论文,而PALM论文的投稿时间比STORM论文早了将近4个月。
本文链接:http://21taiyang.com/Family/3622366.html
外国著名的物(wù)理和化学科学家 在物理和化学领域,有哪些科学家是世界欠他们一个诺贝尔奖的?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