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后40回是否真的存在?曹雪芹所著小说原本名为《石头记》,共110回,前80回,和目前的《红楼梦》前80回基本相同,算是定稿。后30回则到曹雪芹去世前,仍在反复修改,是否最终定稿仍有争议,但确实肯定存在
红楼梦后40回是否真的存在?
曹雪芹所著小说原本名为《石头记》,共110回,前80回,和目前的《红楼梦》前80回基本相同,算是定稿。后30回则到曹雪芹去世前,仍在反复修改,是否最终定稿仍有争议,但确实肯定存在。毕竟《红楼梦》第一回就白{读:bái}纸黑(拼音:hēi)字写道: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是有此书,而《风月(拼音:yuè)宝鉴》《金陵十二钗》都可能是曹雪芹的初稿名。
【空空道人听如此说,思忖半晌,将《石头记》……从头(繁体:頭)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suì》易名为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
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繁:軒)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特别是曹雪芹好友,笔名为“脂砚斋”在前80回的附带批注中,透露了许多80回(读:huí)之后的剧情,说明他是肯定看过完本的全书稿件的。
清朝乾隆时期,文字狱规模达到史上登峰造极的地步,乾【拼音:gān】隆皇帝更制造了多起大案,被凌迟处死、满门《繁体:門》抄斩者不计其数。在这样的文化恐怖气氛中,曹雪芹也确实不敢轻易将后30回公诸于众。
曹雪芹出身的江宁织造曹家,其曾祖母孙氏是康熙帝的{练:de}乳母,其祖父曹寅是和康熙帝【练:dì】一起长大的发小、宠臣。
江宁织造:曹寅曹寅的女nǚ 儿,曹雪芹的姑母还被康熙帝特旨(zhǐ)“抬旗”,成了满清#30"铁帽子王#30"之一平郡王府的正妃。#28即书中“凤藻宫尚书”贵妃贾元春(练:chūn)的原型)
然而这{练:zhè}个也曾煊赫一时的家族,却牵涉到康熙末年的诸皇子争夺帝位的“九龙夺嫡”之争世界杯。其姻亲苏州织造李氏家族,是皇八子、廉亲王胤禩和皇九子胤禟的党羽,在雍正帝胤禛上台后,当然被抄家论罪,就此破败。
而曹氏家族同样因此【拼音:cǐ】被牵连,其世袭了le 三代四任[读:rèn]的江宁织造要职,也必然要让位给朝中新贵。
此前曹家多次负责“澳门银河接驾”康熙帝南巡,因此亏欠了大笔【繁:筆】国库银两,这些明明花在皇帝身上的银子,却不能由国库或者内务府负责,以免有伤大清皇帝的“圣德”,都要着落在他一族身上慢慢偿还。
因此雍正帝【拼音:dì】就理直气壮地以追缴国库亏空为理由,将曹府罢官抄没,曹雪芹的叔父(也可能是生父)、继(繁:繼)任江宁织(繁体:織)造曹頫,被枷号示众。
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此时,雍正帝尚且还念及康熙(pinyin:xī)帝和曹寅母子的过往情分,算是留了余地,给曹(练:cáo)家留下了十余间房产。曹{拼音:cáo}家在平郡王府等亲友接济下,尚可度日。
等到乾隆帝即位后,将废太子胤礽之子、理亲王弘皙一党肃清,曹家又因为和弘皙有交情,再受池鱼之灾,族人各自星流云散,一《yī》个大家族就此消亡。曹雪芹也从锦衣玉食的贵公子,沦为犯官罪人之后裔{拼音:yì},彻底沦入市井平民之列。
因此《读:cǐ》,曹雪芹半自传体性质的《石头记》(《红楼梦》),如果说前80回书,粗看上去不深究,写的主要还可是大观园里贾宝玉和他那些姐姐妹妹的情爱纠葛,诗词联话;虽不是圣贤经义(繁:義),却也无伤大雅。
那么后30回直接写贾府如何《读:hé》被抄家,书中人物一一坠落尘埃,众多女子如何“千红一哭(练:kū),万艳《繁体:豔》同悲”,就势必要写到封建王朝的高层政治斗争,是如何殃及池鱼,这当然犯了天大的忌讳。
《红楼梦》作(练:zuò)者:曹雪芹为了这部书的生死存亡,曹雪芹几(读:jǐ)经易改gǎi ,终难最后定稿,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如不(pinyin:bù)直抒胸臆,而变成一部给封(pinyin:fēng)建皇朝藻饰太平的情爱小说,他又怎能甘心?可若是秉笔直书[繁:書],触怒文禁,书被查禁抄没,再难流传,牵连自己亲友、曹氏族人,皆要惨遭灭门之祸,他又怎会忍心?是以左右为难,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仍难决断。
当时的清朝,地方官僚但凡查办“敏感书(shū)籍”不(练:bù)利者,被乾隆帝抄家杀头者不计其数。因此官员们愈(繁:癒)加防微杜渐,正所谓“有杀错无放过”。
如曹雪芹之《石头记》前80回这样“诲(读:huì)淫诲盗”的作品,当然也和其他诸多的澳门银河稗官野史小说混同,被地方官员下令禁止流传,违者重罪。
然而,众所周知,大清王朝是八旗子弟的王朝,是爱新觉罗氏的天下,地方官员们的禁令根(读:gēn)本【拼音:běn】管不到那些喜欢《石头记》的满洲王公贵族。曹雪芹生前,《石头记》前80回的手抄本,就已经辗转传播于和他交好的一些友人手中,如英亲王阿济格的后裔、闲散宗室敦诚、敦敏等。
更有(pinyin:yǒu)怡亲王弘晓、慎郡王允禧、礼亲王永恩和嵩山兄弟等,甚至包括乾隆帝的八皇子、仪亲王永璇,都是《石头记[繁:記]》的忠实读者。
弘晓是雍正朝著名的亲王首相怡亲王允祥之子{读:zi},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也是乾隆朝地位最显赫的近支亲王,他在其王府专门[繁:門]组织人手,坚持传抄《石头记》前80回,长达27年之久。
乾隆朝后期最受信重的大臣和珅,同样是《石头记》的“铁杆书粉”。他读到此书抄本后,爱不释手,惊为天[pinyin:tiān]人,便找来两个文人程伟元和高{读:gāo}鹗,将《石头记》更名为《红楼梦》,又收《shōu》集曹雪芹著述的后30回部分残稿,由高鹗主笔,加以整理、补充、改编成现今版本的《红楼梦》后40回,当然尽可能删改了原稿中一切犯文字狱忌讳的“碍语”。
军机大臣:和珅高鹗版主笔的后40回里,也写了贾府被抄家,却是因为贾家的贾珍{读:zhēn}、贾赦等人做了坏事,罪有应得而被抄,而且还“皇恩浩荡”,让贾政承袭了荣国府的爵位,使得贾家虽被打击,依旧位居顶级贵(繁:貴)族行列。
之后更是“兰桂齐芳”,贾宝玉和贾兰叔侄双双中举,虽然贾宝玉出家为僧的结局不改,但贾家之后还有贾兰为官支撑门户,自然沙汰冗余,屹立不倒。
整个故事的悲剧基调,从一个如作者曹雪芹出身的江宁曹氏那样的大家族,因牵《繁体:牽》涉进皇{拼音:huáng}权之争而衰败的悲剧,便成了仅仅是贾宝玉和(练:hé)林黛玉爱情故事的悲剧。
和珅把这样一个版本[pinyin:běn]的120回《红楼梦(繁体:夢)》进呈给乾隆皇帝,果然得到了(繁体:瞭)乾隆帝的认可,并御口钦定此书是写清朝著名词人纳兰容若(权臣明珠之子)之家事,从此解除了地方官僚之前的禁令,更以皇家武英殿修书处活字版之法,刊行于世,风靡天下。
【曹雪芹红楼梦,高庙末年,和珅以呈上,然不知所指。高庙阅而然之曰:“此盖为明珠家作也。”后遂以此书为明珠遗事。】——《能静居笔记》这部巨著久经磨难,终于得以展现于世人面前,更被诸多近现代伟人名人高度评价,短短百{读:bǎi}余年就后来居上,更被誉为古典四大名著之(拼音:zhī)首。
近百年(练:nián)来一些“红学家”们,大骂和珅和[读:hé]高鹗们如何“狗尾续貂”,如何是“篡改和歪曲曹雪芹本意”,甚至说这是讨好乾隆帝的#30"政治阴谋#30",不得不说,苛责古人固然轻松,可完全不顾当时人的立场处境和苦衷,不免{练:miǎn}“站着说话不腰疼”。
曹雪芹八十回以后的原稿内容,在辗转传抄中,不可复现原貌,已经澳门金沙是(shì)极令人痛惜的事实。
如果[读:guǒ]没有和珅、高鹗的整理补全,刻印刊【读:kān】行,让《石头记》继续仅仅以小众手抄本的形式,在那些八旗贵族间小范围流通,那么一遇到战乱或政权更迭,就更加极易散乱丧失,那么《红(繁体:紅)楼梦》当然绝不可能有今天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金圣叹把《水浒传》腰斩后,世所公认,七十一回本《水浒》的文{wén}学艺术价值,确实比百回本《水浒》、百二十回本《水浒》要【练:yào】高得多。但终归在大众中广为流传的,影视改编以为蓝本的,依然还是100回、120回本的《水浒》。
《红楼梦》的艺术价值,确实也同样集中于曹雪芹定稿的前80回[繁体:迴],但并不意味着后40回就当真全无价值zhí 。
最早提出“高鹗篡改伪造说”的红学界开山宗师俞平伯先生,在七十年之后,自己的临终前,却亲笔(繁:筆)留下这样的忏悔文字:「胡适、俞平伯是腰斩[繁:斬]红楼梦的,有罪。程伟元、高鹗是保全红楼梦的,有功。大(pinyin:dà)是大非!千秋功罪,难于辞达。」
充分开云体育肯定了程伟元、高鹗的保全巨(繁体:鉅)著之功。
本文链接:http://21taiyang.com/Family/2271473.html
红学家[拼音:jiā]解读红楼梦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