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哪些名人故居?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怀揣着伟大的理想,曾经两次来到过北京,在北京也有很多处居所,但如今完整保存下来的只有两处。1918年8月,毛泽东带着自己的革命理想首次离开湖南来到了北京。到京后,毛泽东和几位朋友住在了位于东城区鼓楼大街豆腐池胡同15号的杨开慧家里
北京有哪些名人故居?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怀揣着伟大的理想,曾经两次来到过北京,在北京也有很多处居所,但如今完整保存下来的只有两处。1918年8月,毛泽东(读:dōng)带着自己的革命理想首次离开湖南来到了北京。到京后,毛泽东和几位朋友住在了位于东城区鼓楼大街豆腐池胡《繁体:鬍》同15号的杨开慧家里。他与杨开慧美好的de 初恋业绩在这里发生的。
毛泽东的澳门金沙第二处住所是在东城区吉安所左巷8号。当时院子内的每间房子仅有10平方米。毛泽东和蔡和森、萧子升、陈绍林、罗章龙、欧阳玉山shān 等人救租住在这样的小房子里。毛泽东对这里的生活留有非常深刻的印象
后来他在《新民学会会务报告》中(拼音:zhōng)说:“8个人居3间《繁:間》很小的房子里,隆然高炕,大被同眠(读:mián)。”
毛泽东青年时期的北京之行对他以后的人生影响深远。这两处故居也被完整地(练:dì)保存(读:cún)了下来《繁:來》。
同为福州人,为什么方伯谦和萨镇冰都有故居,而刘步蟾却没有?是这样吗?
在当今的开发大潮中,能不能留下故居除了运气外,一要看当事人是不是足够显赫,二要看后人混得如何。刘步蟾很不幸两个都不沾边。从刘步蟾去世到现在也是过去了100多年,历经和战乱和各种房地产开发以后,很多老建筑已经消失。当然一些名人故居如果没有毁于战火的话还是留存了下来,有些成为景点,有些则成了纪念馆。不过中国历史悠久,历代名人众多,要想有资格留下故居也不是那么一件容易的事。
萨镇冰在甲午(练:wǔ)战争时职务确实不高,只是练船“康济”的管带,职衔也只是区区游击而已。不过萨镇冰活到了战后,在清末重建海军时再次出山,此后历任北洋海军帮统、北洋海军统领、总理南北洋海军兼广东水师《繁:師》提督、筹备海军大臣和海军提督,成为清末海军第一人。
1909年,随载洵考察欧(读:ōu)洲的萨镇冰
在民国时期,萨镇冰又担任过海军总长[繁体:長]、福建省长,甚至还代理过国务总理。此时的萨镇冰已经不是甲午战争那个小小的练船管幸运飞艇带了,而是中国海军元老、福建省的名人,德高望重。1948年萨镇冰90大寿时,福建省各界人士专门为他举办祝寿大会,可见其人望之高。
福建解放时shí 萨镇冰又为维护地方做出了贡献,担任了全国政协委员等职务,94岁高龄才去世。以他的资历留下(拼音:xià)故居也就不奇怪了。
萨镇冰故澳门金沙居[读:jū]
方伯谦的情况和萨镇冰有所不同,他自己除了一身骂名之外一无是处。不过他有个好侄子方莹。方莹在民国时期担任海军少将,解放战争后期又参加{练:jiā}了起义,加入了人民海军,并担任过福建省的政协委员。此后方家一直都有人在,在澳门伦敦人福建也算是有一定名望,因此故居得以保留下来。
就刘步蟾来说,论职务他不过是北洋水师的一个总兵,清末总兵也是多如牛毛,并不算太显赫。而甲午战争中刘步蟾虽然表现英勇,最后还与舰同沉[练:chén],也算壮烈殉国。但是因为先有邓世昌把大部分风头抢走,后有英国教员泰莱诋毁中伤,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刘步蟾名声不显。刘澳门伦敦人步蟾的后人也没什么出名的人物,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他的故居躲过了战火,也很难成为重点保护对象,躲过历次开发大潮。
刘步蟾chán
本文链接:http://21taiyang.com/Family/15987565.html
北京陈独故[读:gù]居几时开放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