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初迁,朱华未晞,今我旋止。素雪云飞? 朔风诗五章 曹植 仰彼朔风。 用怀魏都。 愿骋代马。 倏忽北徂。 凯风永至。 思彼蛮方。 愿随越鸟。 翻飞南翔。 四气代谢。 悬景运周。 别如俯仰
昔我初迁,朱华未晞,今我旋止。素雪云飞?
朔风诗五章曹[练:cáo]植
仰(pinyin:yǎng)彼朔风。 用怀魏都。
愿骋代马。 倏忽hū 北徂。
凯风永{读:yǒng}至。 思彼蛮方。
愿随越鸟{练:niǎo}。 翻飞南翔。
四sì 气代谢。 悬景运周。
幸运飞艇 别如俯【pinyin:fǔ】仰。 脱若三秋。
昔(xī)我初迁。 朱华未晞。
今我旋开云体育止。 素雪云飞(拼音:fēi)。
俯降千仞。 仰登{pinyin:dēng}天阻。
风飘蓬飞。 载离(繁:離)寒暑。
千(读:qiān)仞易陟。 天阻可越。
昔我同袍。 今永乖别{pinyin:bié}。
子好芳草。 岂忘尔贻(繁体:貽)。
繁华将茂。 秋霜悴之《拼音:zhī》。
君不垂眷澳门威尼斯人。 岂云其诚《繁体:誠》。
秋兰《繁体:蘭》可喻。 桂树冬荣。
弦歌荡思。 谁(繁体:誰)与销忧。
临川慕思。 何为(繁:爲)泛舟。
岂无和乐。 游非我《读:wǒ》邻。
谁忘泛舟。 愧无榜人【读:rén】。
魏明帝太和二年#28228#29的一个冬日,北风挟裹着飞雪,越过豫东平原,刹时间便把小小的雍丘#28今河南杞县#29,化为茫茫白地。一位神色憔悴的诗人,却还在(zài)庭中徘徊——他就是屡遭{读:zāo}朝廷贬谪疑忌的雍丘王曹植。一年前,他才被明帝“徙封浚仪#28今河南开封北#29”;而今,又被责令“复还雍丘。”诗人壮志难酬、身如飘蓬,再也按抑不住心头的悲怆,终于用那“骨气奇高”之笔[繁体:筆],在风声雪影之下,写下了这首名作《朔风诗《繁:詩》》。
这首诗共分五章。大约诗人落笔之际,正是《读:shì》朔风怒号之时,所以开章即以朔风起兴,抒写“用#28以#29怀魏都”之情。魏都洛阳,远在雍丘西北。诗人在那里,曾经度过美好的【练:de】青春时光,留下过少年的宏大梦想。从黄初四年#28223#29七月离开那儿以来,至今{jīn}又已五年了
朔风北来,听去似乎全都是往日亲朋[读:péng]的呼唤之声。古诗有“代马依北风(繁:風)”之句,说的是北方代郡的良马南来,一闻北风之声,便依恋地嘶鸣不已。马犹(繁:猶)如此,人何以堪!诗人因此凄楚地吟道:“愿骋代马,倏忽北徂#28往#29。”他是多么希望驱策代马,迎风扬蹄,飞快地驰往洛阳呵!不过,诗人此时的怀念国都,已不是为了寻回少年之梦,而是志在“捐躯济难”、列身朝廷、报效国家。每当凯风#28南风#29吹拂,他总要记起“蛮方”#28指江南#29还有“不臣之吴”
他在此年上明帝的《求自试表》中,就以“辍食忘餐,奋袂攘衽,抚剑东顾,而心已驰于吴会矣”之语,表达《繁体:達》了愿为征吴大业效力的急不可待之情。此章结句“愿随越鸟,翻飞南翔”,亦正化用了古诗“越鸟巢南枝”之典,抒写了诗人南征孙吴的壮志和渴望。其辞促情迫,正与上引《求自试表》之语异{pinyin:yì}曲同工。
然而,诗人的这一壮志,总是化为碎坠的[读:de]泡影。他的政治生涯,大多是在不断流徙的“汲汲无欢”中度过的。诗(繁:詩)之二、三章,由此转入对自己身世飘泊的感伤抒写。“四气#28节气#29代谢,悬景#28日、月#29运周”,时光荏苒。诗人于太和元年徙封浚仪,至此复还雍丘,这一别{练:bié}正如一俯一仰,相隔并不太久
但在痛惜于光阴流逝的诗人眼中,却是“脱#28忽然#29若三(读:sān)秋#28年#29”,未免生出年华不再的失落之感。回想当时“初迁”,雍丘还是百花盛开的春日;而今{pinyin:jīn}重返故地,却已是“素雪云飞”的冬季。这四句,化用了《小雅·采薇》的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将自身流徙(xǐ)往返的凄怆之感,与千年前西周戍卒重返家园的物换星移之伤,融为一体,显得(dé)愈加深沉、酸楚。从黄初二年#28221#29以来,诗人东封鄄城、北徙浚仪、二徙雍丘。八年之中,正如翻越于高山峻谷,忽而“俯降千仞”,忽而“仰登天阻#28险#29”,尝尽了颠沛流徙之苦
诗人因此慨叹于身如“风飘蓬飞’,不知何时才有安定之所。这两句,与次年所作《吁嗟篇》中“宕宕当何依”、“谁知吾苦艰”之语一样,饱含着诗人多少酸辛和泪水!如果仅仅是飘徙,倒还罢了。最使诗人痛苦的是,当局还明令禁止他与同胞兄弟相往来澳门新葡京,这简直令诗人绝望。诗中接着四句,便是诗人绝望之中的凄厉呼号:“千仞易陟#28登#29,天阻可越。昔我同(繁体:衕)袍,今永乖别#21”极言险阻之可翻越,更反衬出当局者之禁令正如无情的“雷池”,难以跨越半步
兄弟的分离,恰似生死永别,怎不令诗人怆然泣下(读:xià)!
这悲剧是谁造成的?诗人当然明白。诗之四章,即中断对自身飘泊痛苦的泣诉,透过朔风素雪,向始终疑忌他的远方君王,发出了责询。前四句运用屈原《离骚》的比兴方式,以“芳草”喻忠贞之臣、“秋霜”比小人,愤懑地大声责问:你#28君王#29说过喜爱芳草,我就牢牢记着要把它们进献给你;谁料到它们荣华繁茂之际,你却驱使秋天的严澳门新葡京霜,使它们归于憔悴凋零!“君不垂眷”以下,诗人又以凛然之气,表明自己的心迹:即使君王毫不顾念,我的忠贞之心,也决无改易。请看看寒霜中的秋兰,朔风前的桂木吧:它们何曾畏惧过凝寒,改变过芬芳之性、“冬荣”之节!“秋兰可喻”二句,于悲愤中振起,显示了诗人那难以摧折的“骨气”之【练:zhī】“奇高”。
第五章为全诗结尾,抒写诗人对未来生活的瞻念。君王既不眷顾,诗人的流徙生涯定是绵长无尽的了。想到这一点,诗人不禁忧从中来。弹琴放歌,虽可借以倾吐心曲,但无知音,又有谁能和他同销忧愁?雍丘之地,自然亦有川泽可供“泛舟”,但无同志,又有谁能了解他临川思济的政治怀抱?在《求通亲亲表》中,诗人曾这样描述他的孤寂生涯:“近且婚媾不通,兄弟永绝。”“每四节之会,块然独处
左(练:zuǒ)右惟仆隶,所对惟妻子。高谈无所与陈,发义无所与展。未尝不闻乐而拊心,临觞而叹息也#21”这正是诗人最感痛苦的,难怪他在结句中发出“岂无和乐,游#28交游#29非我邻#28同志#29;谁忘泛(繁体:汎)舟,愧无榜人#28撑船者#29”的啸叹了。
前人【读:rén】称曹植的诗“肝肠气骨,时有块磊处”#28钟惺《古诗归》#29。《朔风诗》正是一首颇有“块磊”的抒愤之作。诗人抒写胸中愤懑,吸收了《诗经》、《楚辞》运用比兴的成功经验,借助于“朔风”、“素雪”、“芳草”、“秋霜”、“飘蓬”、“天阻”种种(繁:種)意象,情由景生,物随意驱,辉映烘托,将心中的思情和壮志、哀伤和怨愤,表现得九曲回肠、悲惋感人。诗中时而借用典故,如“代马”、“越鸟”之喻;时而化用《诗经》名句,如“昔迁”、“今旋”之比;时而运用对仗和比喻,如“别如俯仰,脱若三秋”等等,均思致灵巧、意蕴深长(读:zhǎng),显示了诗人对诗句的锤炼之工。诗人运笔的徐xú 疾变化、辞气的抑扬宕跌,更表现了一种“兔起鹘落”的气象
就一章来说,诗情时有起伏。如首章前《拼音:qián》四句叙怀思,哀婉低回;后四句抒壮志,辞促情迫。就全篇来说,章与章之间,亦往复回环、顿跌奋扬,呈一波三折之形。首章徐徐振起,二章平缓悠长,三章啸叹直上,四章于结尾忽作金石掷地之声,五章复以悠悠之叹收束。这些(pinyin:xiē),都可(读:kě)见出曹植之诗“始为宏肆,多生情态”的特色#28王世懋《艺圃撷余》#29
#28潘{练:pān}啸龙#29
本文链接:http://21taiyang.com/Business-Operations/971286.html
云飞央金的我{读:wǒ}从雪山来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