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武汉是内陆第一大城市吗?民国时期,武汉包括武昌、汉阳、汉口,确实是中国内陆的第一大城市。如何评价民国时期武汉的城市地位?晚晴时期张之洞那批人的重视,汉阳造,重工业一直影响很深,民国时也以内陆运输为主,在经济中占了很大比重
民国武汉是内陆第一大城市吗?
民国时期,武汉包括武昌、汉阳、汉口,确实是中国内陆的第一大城市。如何评价民国时期武汉的城市地位?
晚晴时期张之洞那批人的重视,汉阳造,重工业一直影响很深,民国时也以内陆运输为主,在经济中占了很大比重。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影响力,武汉鼎盛(shèng)时期都比现在【读:zài】广州地位高多了,根[练:gēn]本不在一个档次
经济《繁:濟》:开埠至解放百多年,武汉有47年是{pinyin:shì}驾乎津门,直逼沪上。广州经济离第二差远了,第三都保不(拼音:bù)住
政治:武汉两次短暂做过民国首都,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直辖市,1澳门威尼斯人949-1954年驻武汉的中南局还(繁:還)管辖广州及广东全省。广州从没达到这个政治高度,也从没作为管辖武汉的政区驻地
民国时期武汉大学是如何从无到有的?
1913年初,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成立后,规划在全国设立六所高等师范学校。经教育部派员实地考察后,于7月7日决定在东厂口武昌军官学校校址即清末原方言学堂旧址组建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设英语、博物、数学物理、历史地理共四部。教育家贺孝齐为首任校长。同年11月2日正式开学。1917年5月,国立武【wǔ】昌高等师范学校根据全国教育发展趋势和学生结业后(读:hòu)择业的需要,打破部定章程,将博物部改为博物地学部,数学物理部改为数学理化部,史地部改为国文史地部。
1920年2月7日,陈独秀到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繁:學》校作《新教育的精神》的讲演。
1922年,校长张继煦上任后实行男女同校,创立旁听生制度,废除学年制,采用学分制。同年9月,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将原来的四部改为国文、历史社会学[繁:學]、教育哲学[繁体:學]、英语、数学、理化、生物、地理共八系。
1923年9月,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正式更名为国立武昌师{练:shī}范大学,张继煦继任校长(zhǎng)。
1924年9月,国立武昌师范大{pinyin:dà}学又更名为国立武(pinyin:wǔ)昌大学。同年12月,化学家石瑛任校长。
1925年暑期,石瑛校长(繁:長)邀请吴稚晖《繁:暉》、胡适、周鲠生、马寅初(chū)等知名学者来校讲学。
1926年秋,北伐军攻下武昌后,武汉国民政府对[繁:對]教育进行重大改革,将国立武昌大学、国立武昌商科大学、湖北省立医科大学、湖北省立法科大学、湖北省立文{pinyin:wén}科大学、私立武昌中华大学合并组建国立武昌中山大学,设有大学部和文、理、法、经、医、预6科、17个系、2个部。武汉大学从此开始由(pinyin:yóu)多科大学逐渐向综合大学的转变。作为第一次国共两党合作的结晶,国立武昌中山大学实行大学委员会制,废除校长制,邓演达、董必武、戴季陶、郭沫若、徐谦、顾孟余、章伯钧、李汉俊、周佛海任国立武昌中山大学筹备委员会委wěi 员。
1927年2月,整合后的国立武昌中山大[dà]学正式开学,徐谦任校务维持会主任。4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在国立武昌中山大学附属小学小礼堂举行,陈独秀、瞿秋白、毛泽东、董必武等人参加。同年11月28日,按国民政府教育部令,各中山大学依省份改名,国立武昌中山大学改名为国立第二中山{pinyin:shān}大学。
1928年7月,南京国民政府决定以国立武昌中山大学为基础建立国立武汉大学。化学家刘树杞为国立武汉大学代理校长开云体育;刘树杞、李四光、王星拱、周鲠生、麦焕章、黄建中、曾昭安、任凯南为国立武汉大学筹备委员会委员,其中刘树杞为主任委员;李四光、王星拱、张难先、石瑛、叶雅各、麦焕章为新校舍建筑设备委员会委员,其中地质学家李四光为委员长、林学家叶雅各为秘书。依据国外著名大学校园的理想模式,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疏远相地选址理[拼音:lǐ]念,经全体委员实地考察后,11月确定了以当时武昌城外风景秀丽的东湖之滨、远离闹市的落驾山(又名罗家山)一带为新校址。时任国立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的著名诗人闻一多用谐音的办法,将山名改为珞珈山
校址确定后,李四光和叶雅各两人邀请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对中国建筑艺术颇有研究的建筑师开尔斯(F. H. Kales)先生从上海来武汉设计校园总体布局和规划,聘请同样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缪恩钊先生任新校舍监造工程师。由于经费紧张,国立武汉大学停办医科,相关专业师生分别转入国立中山大学和国立同济大学。
1929年初,刘树杞因事务繁忙而辞去代理校长一职。2月法学家王世杰上任,成为国立亚博体育武汉大学首位正式校长。他认为国立武汉大学不能满足于文、法、理、工4大学院,提出要把学校办(bàn)成拥有文、法、理、工、农、医6大学院的万人大学。同年3月,开始修筑武昌街道口至珞珈山的公路;与此同时,珞珈山上开始新校舍的测量绘图工作。
1930年3月,国立武汉大学新校舍一期工程正式开工gōng 。
1932澳门巴黎人年1月,新校舍一期工程完工。2月二期工《拼音:gōng》程开工。同年3月,国立武汉大学正式迁入珞珈山办学。
1933年4月,王世杰校长升任中《拼音:zhōng》华民国教育部长。同[繁体:衕]年5月,化学家王星拱接替王世杰成为新一任校长。学校设农学院筹备处,叶雅各任主任。
1935年,国立武汉大学开办{pinyin:bàn}研究生教育。
1936年,成立农学院,叶雅各出任首任院长。国立武汉大学从[繁:從]而发展成为有文、法、理、工、农5个[繁体:個]学院15个系2个研究所的综合(繁体:閤)大学。
1937年,国立武汉大学与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繁体:學]、国立中央大学和国立浙江大学统一进行全国招生考试,从而跻身“民国五大名校”。7月,新校舍二期工程完工。7月【读:yuè】7日,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发动七七事变,揭开了日本全面《繁体:麪》侵华战争的序幕。10月,董必武在国立武汉大学学生俱乐部为全校师生作了《独立自主,发展游击战争》的演讲
11月,陈独秀第三[练:sān]次来【lái】到武大,为师生们做题目为《怎样才能够发动民众》的演讲。同年秋季,周恩来在武大学生俱乐部讲解中共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12月,蒋介石来到国立武汉大学阅兵。12月31日,周恩来在武大学生俱乐部作《现阶段青年运动的性质和任务》演讲
1937年至1938年,蒋介石和宋美龄夫妇多次居《读:jū》住在国立武汉大学珞珈山腰西北的半山庐。1938年3月29日,中国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在国立武汉大学体育馆召开。4月,武汉被日军三面包围,国立武汉大学被迫西迁至四川乐山继续办学,农学院并入国立中央大学。同年5月,周恩来、邓颖超夫妇移居珞珈山,并在居所会见美国{练:guó}友好人士埃德加·斯诺
从4月至10月,日本战机的航路无数次经过国立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上空却从未对其进行轰炸。10月25日汉口被日{rì}军占领,26日武昌弃守,27日汉阳失守,历经数月【练:yuè】的武汉会战以[练:yǐ]中方战败告终,武汉沦陷,日军将国立武汉大学校园辟为其中原司令部。
1939年,郭沫若应历史系吴其昌教授的邀请到内迁四川乐山的武大作讲演,宣传抗战。而日军从日本引来樱花树苗在武大珞珈(pinyin:jiā)山【拼音:shān】校园栽植,武(pinyin:wǔ)大从此和樱花结缘。
1940年代,为躲避战乱内迁中国西(pinyin:xī)南地区的四所国立大学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云南昆明)、国立中央大学(四川重庆)、国立浙江大(读:dà)学(贵州遵义)和国立武汉大学(四川乐山),被并称为“民国四大名校”。
1943年,世界《拼音:jiè》著名科学史家(繁体:傢)、英国剑桥大学李约瑟博士访问【练:wèn】位于四川乐山办学的国立武汉大学。
1944年6月,湖北省政府委员将位于《繁:於》湖北恩施的湖北省立工学院改为国立武汉大学工学院【拼音:yuàn】分院。同年,李约瑟博士再次来到四川乐山的武大访问。
1945年7月,王星拱校[xiào]长调任中山大学校长,法学家周鲠生成为国立武汉大学新(pinyin:xīn)一任校长。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1日,国立武汉大学成立复校委员会,任命工(pinyin:gōng)学院电机工程专家赵师梅代表校方先行回到武汉珞珈山收回校产并主持校区修缮工程。
1946年7月,光复后的台湾招考升学内地大学的公费生,有8位台湾人录取后分发(繁体:發)到国立武汉大学读书,成为最早来武汉读大学的台湾人。其中(读:zhōng)5位来自台南,3位分别来自嘉义、高雄、新竹;入读政治系5位,经济系2位,法律系1位。10月,国立武汉大学迁回武昌珞珈山,恢复农学院,成立医学院筹备(繁体:備)委员会。
1947年6月1日,武汉警备司令部派军警《拼音:jǐng》封锁包围武大,打死学生3人,制造了震惊全国的“六一惨案”。6月22日,学校举行追悼“六一惨案”死难烈士大会。同年,国《繁体:國》立武汉大学设立医学院,形{pinyin:xíng}成了文、法、理、工、农、医6大学院21个系8个研究所。8月,国立武汉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在武昌成立
至此,国立武汉大学终{繁:終}于实现了创建之幸运飞艇初刻于武昌街道口大学牌坊背面的“文法理工农医”六个大字所体现的办学规模和格局。
1948年,英国牛津大学致(繁体:緻)函国民政府教育部,确认包括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浙江大学、国立武汉(繁体:漢)大学、私立南{pinyin:nán}开大学以及协和医学院的文理科学士毕业生成绩平均在八十分以上者,享有“牛津之高级生地位”。武汉大学达到其110余年历史中的巅峰。
本文链接:http://21taiyang.com/Business-Operations/5818822.html
武汉民《拼音:mín》国老照片 民国武汉是内陆第一大城市吗?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