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荣王家族有什么事迹流传下来吗?谢邀,题主这里说的荣王家族,其首封亲王是明宪宗朱见深第十二子朱祐枢。在《明史》中对这一脉宗室着墨最多的还是这位首封荣王朱祐枢,那么今天笔者就来聊一聊这位荣王身上“艰难而曲折的就藩之路”
明朝的荣王家族有什么事迹流传下来吗?
谢邀,题主这里说的荣王家族,其首封亲王是明宪宗朱见深第十二子朱祐枢。在《明史》中对这一脉宗室着墨最多的还是这位首封荣王朱祐枢,那么今天笔者就来聊一聊这位荣王身上“艰难而曲折的就藩之路”。朱祐枢,生于明宪宗成化二十一年(公元1485年)12月17日,生母端妃潘氏。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7月20日行冠礼(指古代汉族男性成年礼),8月15日(读:rì)受封荣王,封国湖广常德(pinyin:dé)。
从宪宗朝开始,朝廷的一切都已经逐渐[繁:漸]制度化,亲王自然也不例外。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孝宗皇帝封原先随侍自己的翰林院检讨(三甲进士出身之庶吉士方可出任)王选、柯拱北为荣王府左右长史,中书舍人方显为审理正,张端为审理副。待诏刘济、李文泰俱为纪善。又授{shòu}荣王府伴读、教授、典簿、奉祠、典乐、典宝、典仪、引礼舍人、工正、典膳、良医、仓库官共(pinyin:gòng)二十五员
王【wáng】府仓库赐名曰广益库。
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拼音:nián》)孝宗命户部以折粮银一万二{pinyin:èr}千两为荣王婚礼费用。2月17日,保国公朱晖充正使,少傅兼太子太傅、户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刘健充副使,册刘《繁体:劉》氏为荣王妃。
明孝宗[zōng]画像
第一次推迟:王妃有孕
到了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19岁的荣王准备正式之国常德。孝宗皇帝下旨荣王禄米一万石内,常德府给白米五千石,各府给粳米五千石,两淮运司岁给盐三石引。又命预给荣府随王之国官军人等俸粮六月。又将已经去世的岐王朱祐棆所遗留德安府田土,赐荣王管业万事俱备,按照[练:zhào]推算的黄道吉日,荣王朱祐枢将于本年8月27日正式离京。
结果无巧不巧,荣王妃刘氏怀孕了,荣王为此特地向兄长孝宗皇帝提出“难于启行”。对于亲王来说,子嗣是头等大事。荣王的五哥岐惠王朱祐棆(去世于两年前的弘治十四年十月)、十四弟申(读:shēn)懿王【wáng】朱祐楷(上月刚刚去世),都因为无子而除国。现在王妃有孕,荣王自然不愿意冒险就藩
而朝廷官员从民生角度出发,认为所有的就藩准备工作都已就绪,此时临时终止必将造成重大损失。最终皇{huáng}帝【练:dì】选择站在弟弟这一边,下旨待明年二[练:èr]月择日起程。
辛酉,先是命荣王以是日之国,已而王奏妃刘氏有娠,难于启{pinyin:qǐ}行。下礼部议,谓[繁:謂]亲之国辎重甚多,一举动间劳费甚大。今已二次起运自京师至常德府,不下六千里。有司一切供应,与夫朝谓席殿之数,俱为备日久
而舟行平流,无异家居【练:jū】。若欲改择日期,未免前功尽弃,重为劳贵。上允王奏,命待《拼音:dài》明年二{èr}月择日起程。—《明孝宗实录卷二百二》
澳门伦敦人圣慈仁寿太皇太后周氏{练:shì}剧照
第二次推迟:太皇太后驾崩
结果到了第二年二月,孝宗皇帝的亲祖母,圣慈仁寿太皇太后周氏病重,荣王的就藩计划也被临时叫停。弘治十七年(公元1504年)3月1日,周太皇太后崩逝。大行太皇太后的丧礼,荣王作为在京亲王,自然不能缺席,就藩计划当然必须暂停。三月初一日当天,荣王素服诣大行圣慈仁寿太皇太后宫举哀《拼音:āi》。四月十五日晚,孝宗皇帝衰服告辞几筵,荣王陪祭。他的顺序排在英庙皇妃(即其祖父英宗皇帝后宫妃嫔)、皇太后(即其嫡母宪宗皇后王氏)、宪庙皇妃(即其父宪宗皇帝后宫妃嫔)、皇{pinyin:huáng}后及宫眷(即孝宗皇帝后宫妃嫔)和皇太子朱厚照之后,而在淳安大长公主(英宗皇帝第三女,即荣王姑母)和仁和大长公主(宪宗皇帝长女,即荣王之姐)之前。
四月十六日,由荣王哭送太皇太后梓宫(指皇帝或皇后的棺材)从午wǔ 门[繁:門]离宫行朝祖礼,直至梓宫离开大明门中门之后方才回宫。四月二十二日,太皇太后神主回宫,荣王衰服,与孝宗皇帝及皇太子一起迎于午门内。
太皇太后丧礼结束之后,荣王新{xīn}的之国日期娱乐城定在了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六月。
第三次推迟:孝宗敬皇帝驾崩
可是非常不巧,弘治十八年5月7日,孝宗朱祐樘驾崩。皇太子朱厚照即位之后,决定将叔父荣王的之国日期再次推迟到明年六月。戊午,荣王当之国,兵[练:bīng]部议《繁:議》以梓宫在殡,王哀疚未忍遽离。且缘道灾伤,不堪供亿。上命来年六月议之。—《明武宗实录卷二(pinyin:èr)》
当年十月孝宗皇帝梓宫发引之时,本来从辞灵至虞祔等祭,荣王俱在陪列。结果这位荣王殿下称自己染病,不能行礼。亚博体育最终由《拼音:yóu》武宗本人代行朝祖礼。
第四次推迟:武宗的小心思
到了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六月,荣王如期上奏要求之国。但是武宗打算让荣王为自己代行拜庙之礼,下旨再拖一年,到正德二年六月再讨论荣王之国时间。这一下在朝堂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大学士刘健等言辞激烈上章反对,武宗却置若罔闻。丁卯,荣王奏请之国。下兵部会议宜如王(pinyin:wáng)请,以今秋择日启行。得旨俟明年六月议之。方议上时,大学士刘健等言:“王自弘《拼音:hóng》治十七年已奉孝宗皇帝钦命之国,彼因王妃临蓐留待次年
后两遭大丧,延至三年之【拼音:zhī】上。今若无故再留,于情(pinyin:qíng)于礼皆有未安(pinyin:ān)。况闻朝廷留王,为欲代行拜庙之礼。夫天子所敬,莫大于祖宗
常遣亲王代拜,尤不可闻之天下。臣等再三筹度,事体非轻。乞敕兵部会多官详议以请而裁决之,庶为允当。” 不报
—《明武宗实录卷[繁体:捲]十四》
荣王其实也不想待在京城,早(pinyin:zǎo)在弘治十六年的时候王府的随侍官校已经先行赶到王府准备迎接亲王就藩。现在荣王本人长期滞留京城,他的岁禄是按照在京亲王三千石,而非在外亲王一万[繁:萬]石的标准发放,一下子用度艰难无比。荣王请侄子先增加两千石岁禄,讨价还价之后最终增加了一千石本色米。
武宗《拼音:zōng》画像
而到了正德二年六月,武宗出尔反尔,又把荣王在京城多留了一年,直到正德三[sān]年七月才正式之国常德。从弘治十六年到正德三年,荣王足足在京城多待了五年,见证了两{pinyin:liǎng}场国丧。
戊午(拼音:wǔ),荣王{pinyin:wáng}之国。是日,上御奉天门早朝毕,退宝座后。王冕服至御前,行五拜礼。上赐王酒,送至门东阶,王叩头而下xià
上目送至午门,澳门金沙王叩头阖,上还宫。—《明武宗实(shí)录卷四十》
此一去(qù),此生不复相见。
荣王相貌极似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居国稍骄纵。嘉靖十八年去世,享年54岁,谥曰庄。其孙载墐嗣封荣[繁体:榮]王,万历二十三年薨,谥曰恭。荣恭王之子朱《繁:硃》翊鉁嗣,万历四十(shí)年薨
子朱常溒嗣,万幸运飞艇历四十四年薨。子宪王朱由枵[拼音:xiāo]嗣,薨。子朱慈炤嗣。张献忠入湖南,奉母妃姚氏走辰溪,不知所终
本文链接:http://21taiyang.com/Business-Operations/2909472.html
修建明朝皇宫家族 明朝的荣王家族有什么事迹流传下来吗[繁体:嗎]?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