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红军全盛时曾达到30万,红军什么时候达到过30万?中央红军长征前,8万6千人出发,还留下1万6千人的留守部队,而且还有近3万红军伤员,这还不包括有1万多人的红十军团,近万人西征的红六军团。红二六军团长征前已经达到了2万多人,红四方面军10万之众,红二十五军与陕北红军会师后有近万人,还有留守的红二十八军,琼崖革命根据地等等地区,加起来近三十万人马
有人说红军全盛时曾达到30万,红军什么时候达到过30万?
中央红军长征前,8万6千人出发,还留下1万6千人的留守部队,而且还有近3万红军伤员,这还不包括有1万多人的红十军团,近万人西征的红六军团。红二六军团长征前已经达到了2万多人,红四方面军10万之众,红二十五军与陕北红军会师后有近万人,还有留守的红二十八军,琼崖革命根据地等等地区,加起来近三十万人马。新四军成立前,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闽浙赣三省有哪些主要的游击队?
研究军史也需要点常识和技巧 ,新四军在1937年底正式成立时,共设四个支队共10300人,其中兵力最多的一部,是由活动在鄂豫皖游击区的红28军改编的第四支队约5000余人,以高敬亭为司令员,这个之前专文介绍过。鄂豫皖根据地在哪里呢?大别山咯,所以第四支队显然是长江以北的红军, 不在问题涵盖范围之内。澳门银河(第一支队司(读:sī)令员陈毅)
而以陈毅为司令员的第一支队,组建时下辖第1团、第2团共2366人,其中第1团主要由“湘鄂赣边”红军游击队整编而来(原留在中央苏区的红军余部)幸运飞艇,以支队副司【拼音:sī】令员傅秋涛(开国上将)兼任团长,副团长江渭清。第2团主要由湘赣边、赣粤边、皖浙赣边、湘南红军游击队整编而来,团长先为张正后由王必成(开国中将)接任,副团长刘培善(开国中将)。
因此陈毅的一支队大约是由五支红军游击队合组而来的,在残酷的三年游击战争中,在敌人疯狂的重兵围剿之下,大部队是很难生存的,所以澳门银河各根据地是小块的、各游击队也是建制小而精悍的,从几十人到数百人不等。新四军成立后,由于第一支队最早东进开辟敌后战场[繁体:場],所以发展的也最快。
(澳门银河第二支队副【读:fù】司令员粟裕)
第二支队司令员张鼎丞,副(练:fù)司令员粟裕,下辖第3和第4团共1800余人,主要由闽【练:mǐn】西、闽粤边、闽赣边和{读:hé}浙西南等四地的红军游击队整编而来。之前在坚持游击战争期间,各游击队的番号普遍有虚张声势的考虑,所以各部兵力其实不多,比如粟裕率领的“浙西南挺进师”,听起来好像是个师级编制,而在整编时【pinyin:shí】只能缩建为第3团三营,因为只有500人的规模。
新四军第二支队于1939年11月与第一支队合并,组建“新四军【练:jūn】江南指挥部” ,再后来又渡江挺进苏北,因此也是未来“华中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最重要的一部分,从各级首长的名字就能够解读出来,比如陈毅、亚博体育粟裕、张鼎丞等等,部队发展的速度也很快,到黄桥决战时,陈粟率领的部队已有三个纵队7000余人。
(第二支队司令员张鼎(dǐng)丞)
新四军第三支队由原来活跃在闽东、闽北的红军游击队合编而成,初建时以张云逸(新四军参谋长,开国大将)兼任[练:rèn]支队司令员,谭震林为副司令员,下辖第5和第6两个团2100余人。三支队成立后主要在皖南地[pinyin:dì]区开展抗日游击战,距离新四军军部较近,所以在1941年的“皖南事变”中遭遇重大损失,余部后来并入新四军第7师。
综上所述,根据1937年10月南京军事委员会发布的正式命令,新四军实际是由南方八省共13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合编而成,但不bù 包括海南岛的琼崖纵队和西南地区的滇黔桂边游击队。其中坚持在闽浙赣三省的有9支武装,分别是湘赣边【练:biān】、赣粤边、皖浙赣边、闽西、闽粤边、闽赣【pinyin:gàn】边、浙西南、闽东和闽北(其实还有个较小的{读:de}闽中游击区,因此南方共保留了16块游击区)。
(第三支队司令员张云逸[练:yì])
在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的下山、集中和整编过程中,也有部分游击队由于警惕性不高遭到蒋军袭击或者缴械的,比如在福建“漳浦事件”中,闽粤边特委领导的红3团近1000人就中了圈套,被敌人包围缴械,最终仅有100余人冲了出去,其损失令非常人痛心。
尽管新四军组建时仅有10000余人,但是在1941年重建军部时已发展到七个师90000余人,而到了抗日战争胜利时,新四军更是壮大到30多万人,这其中南方八省各红军游击队的老底子起了重大作用,能够在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中坚持下来的普通战士,每一yī 个都是久经考验,都可以成[练:chéng]为新四军的优秀基[pinyin:jī]层干部。
(第三支队副司令员谭震林【拼音:lín】)
本文链接:http://21taiyang.com/Business-Operations/161518.html
红[繁体:紅]军时期最高领导是谁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